2011-08-17


「被」,成為了近年中國及香港的流行用字。「被高鐵」在香港反對以六百多億的高鐵方案時鬧得火熱;後來中國不少維權人士「被失蹤」等等,「被」字開始變得越來越流行,只需在那後面加上任何的動詞,就可以成為新一輪的潮流用字。「被」之所以能夠變得炙手可熱,應是時勢所趨。那背後潛藏的,卻是一種讓人憂心的精神狀態。

「被」一字固然是解作「被動」。當以這樣的字為首的詞字不斷湧現時,那就可以看到了我們有多被動。當然,主動被動牽涉到權力的關係,而這正正又是文化評論及研究者最感興趣的部份。然而,在這「被」字湧現的情況下,評論人依然只從一件又一件很快便被其他新聞蓋過的事情中逐一分析,那又顯出了評論者的被動了。

在一浪又一浪的「被XX」之中,我們應該嘗試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去看這些種種的事情。當然會有論者說這是因為當今權力結構不平衡所致。然而,可別忘記了,整個世界不論中外,從歷史上來看,所謂的權力結構從來沒有平衡過。假如論者輕易把一切的問題歸咎於權力結構不平衡,那就未免有點簡單化了。

然而,我在此無意深究權力結構的問題。反而,我因「被」字能夠在短時間中得到廣泛的共鳴而感到憂心的是,這現象背後代表了我們整體來說越來越被動了。在一個主動的社會中,「被」字在我看來是無法廣泛得到共鳴的。因為假如我們都具有主動的性格,那麼我們只會對於「被」字嗤之以鼻。因為主動的人相信的是自己的主動可以改變現狀。相反,在一個被動的社會中,「被」字才可以作為一種潮流而風行:因為人人都相信自己是無力的。對於制度的不公,權力的不平衡我們只能「被接受」。主動的社會對於此是無法接受的,從而作出各種的抵抗。而這些的抵抗會反映在人與人溝通的媒介,即語言之上。問題是,現在我們社會上所能接觸到的語言都帶著某些的被動性,而這種被動性卻沒有遇上很大的反抗。即便是社會活躍人士所強調的,都只屬於「相信制度的改變能夠解決問題」而非「我們得更主動的改變人的處事方式」。

有趣且值得留意的是,「制度」永遠是被動的。「人」才是主動的。當我們的抗爭的重點在於「制度」而非「人」之時,那所謂的抵抗是注定失敗的。制度的被動源於其非活生生的生命體,面對環境的改變只能被動地改變以適應;人作為一種生命體本應是主動的察覺環境中的問題,從而作出相應的改變。所以當我們在說要改變制度以解決問題時,那是一種主動的被動。我們主動地相信一種本性被動的東西可以解決問題。真正的主動,在於我們相信唯有改變人的思考處事方式,問題才可迎刃而解。

201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