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0

我們

雖然自己不是甚麼專家,對中西文化的了解大概還只是半桶水,但是也想寫一寫,我對香港這個地方的複雜性的一些看法。看看日後有機會進修後,或是看多了更多的書以後,又會否同意今天我這種的看法。

香港這個地方獨特之處,我想不單只是因為她曾是英國的殖民地,殖民地不單只有香港,而文化的交流也不只存在於香港,中西文化的交流也不只局限於香港,即便是那個時代也許香港的確是少數有中西文化交匯的城市。香港的獨特性,來自很多很多的歷史因素。香港的人口增長,從來不是完全自然的增長,更多的是外來的,不論是西方還是內地的人移居到此。中國人本來是家庭倫理觀念很重的民族,但是也要考慮到地理的位置。通常在一些鄉鎮,或是同姓的村落當中,家庭是最重要的。這是一種群體式的生活。而外來的移民,甚少會是一整個姓氏來到香港,更多的是單身隻影來香港尋找發跡的機會,好讓他/她能有朝一日衣錦還鄉。這大概是很機會主義的一群人,同時,也是需要努力在香港生存的一群。

同時,有不少英國的商家進駐香港作為和相鄰地區接軌的港口。他們大都屬於商業的範疇的人才,甚少會有具文化專長的人才會進駐香港,因為整個世界的文化中心,當時(甚至是現在)還是在歐洲。而這是人帶來的,同時也是個人主義以及資本主義,還有的是階級的觀念。他們想的,也是在香港找到發跡的機會吧。

容下了這兩大類別的人的香港,其實慢慢就把這些意識形態匯合,加上當時的階級觀念,以及很大量的機會主義的人在,個人存活和榮譽就成了當時的主要心理,這裡的個人榮譽,和希臘時代,或是中世紀的歐洲應該很不同。當時的榮譽,主要建立在一個人的道德及品行之上,然而社會發展至那一個年代(已經出現了工業革命)。榮譽不再是建基於道德品行之上,更大程度是建基於財富之上。加上當時的中國積弱,中國的人也許會認為,必須要在某些事情上勝過外國人,而且是蠻 desperate 的想要做到。那急於透過某些社會地位的改變來証明自己不比外國人差的心理,也許也是一個影響到中國人,更大程度是當時的香港的中國人,的心理。因此,掙扎求存,力爭上游(這裡的上,是指在社會的階級中的上)就成為了當時香港的文化吧?但骨子裡還是中國人的香港人,還是有著家庭觀念的(亦,即背後的父權觀念,還是存在於香港人之中)。在追求個人的榮譽中,往往也背負了家庭的榮譽(或利益,或更多更複雜的情感)。

而當時正值整個世界的急速發展期(尤其當消費主義慢慢大行其道時),香港人的確從中嘗到不少的甜頭。而這種情況使得香港人更確信這就是「成功之道」。而由於還是有著那種旅者/生存者的心態,所以一旦有對自己有利益的事物,也絕對不可以放過,所以香港人在商場上還是以一種生存者的姿態出現,而非完全的創造者/先鋒的姿態。比起美國的不同,是美國有很多人是開荒者,必需要自己創造一切,包括生存的環境。香港,則因為是英國殖民地,生存的環境其實是由當時的當權者,即港英政府所創。而當時的政府高層幾乎都是英國人。所以香港人的心理中,沒有必要「創造」。只需要懂得「運用」一切有利自己的條件,同時不要落後於別人,就有發跡的可能性。香港人要的,是在對的時機抓緊機會起飛,而非自己創造出可以令自己起飛的條件。美國的人卻是連生存的環境或條件也必需靠自己創造。

在這些背景的影響下,香港的複雜的文化就慢慢地建立起來。那是在中國傳統和西方現代的意識形態下,生存者和暴發者的心理下,在個人榮譽加上中國的傳統家庭觀念底下(因此父權的觀念得以加強,子女必須繼承上一代的夢想;而這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教下一代個人榮譽為先,同時又要求下一代繼承自己的夢想,為自己帶來榮譽),我們就成為了今天的我們。這是以我僅有的,不太準確又不太深入的歷史及社會知識所看到的一些見解。希望自己數年後再看一次,再寫一次同樣的題目時,會有更深入更透徹的了解吧。

20100319

2010-03-19

城市

昨天走了很多的路。由灣仔走到金鐘,然後乘巴士到堅道,再由永利街走到港大。走了半天,雖然不是拍下了很多照片,但是卻走到了一些平常不會去的地方。其實住在香港這麼久,有多少人會真的每一區都走過一遍?當然這也許有點誇張,畢竟香港雖不算大,但是也有很多地方,要每區都走一遍可得花很多的時間(和金錢)。但是,習慣於生活在同樣的路線下的我們,其實還是可以稍稍地偏離自己的路線一點吧?

畢業後的一年半,居於元朗的我,要到鰂魚涌上班。在那之前,我是幾乎從來沒有到過鰂魚涌的。上班了,其實也不真的了解鰂魚涌這個地方。因為上班,下班的路線每天也一樣,除了吃午飯偶爾會在區內走走,其實我是完全不了解那個地方的。現在這個時間比較空閒,算是實現了早陣子的一個想法,就是花時間到每一區走走,四周的拍些照片。

今次到灣仔的利東街及後面的幾條街走走,然後再到近期很熱的永利街,其實原意是為一個將會參與的工作坊作一些準備。在一邊走一邊找靈感和材料的過程,其實感受到更多的,是一個城市的發展。由灣仔的舊區,走到金鐘太古,那種對比的感覺難以言喻。當然一個發達的城市,理應有這種對比。再走到永利街,突然熱鬧起來的一個地方,不少人拿著相機左拍右拍,同日就有新聞說永利街或可原裝保留。

最近有關強拍的議案被通過了,相信有很多的舊樓會被重建,而香港的街道面貌也許再和以前不同了。會是整潔的同時卻了無生氣?還是會多了很多「豪宅」?在還沒有太多重建項目出現前,得先四出到各區走走,看看可以有多少靈感吧。

20100318

2010-03-18

看藝術

早兩天在看林奕華的facebook,看到了一些舞蹈的短片,留下了一些意見,說自己好像看不明白,然後得到了他的回覆,也讓我清楚了如何去看藝術作品。而在今天的通識課中也特別說明多一次,我們看藝術品的角度,其實是怎樣的。

其實本來看的時候可能有這樣的心理活動,但是沒想過,原來這就是一種看藝術品的角度。他的回覆,大意是其實看這些舞蹈藝術,看的時候其實都是一種我們觀看者尋找一些引證,或是找出一些自己有的經驗可以和作品有共嗚的,或是有相似的經驗。透過看這些作品,我們其實就是從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想法中找出能夠和作品互相有關係,有交流或有關連的想法或經驗。這意味著,我們看一件藝術品,其實就好像在照鏡一樣,我們透過那作品來了解自己的想法,即作品其實是一個外在的媒介,這個媒介最終會帶領我們回到自己身上。

所以,看藝術不一定會看得懂看得明。從前的我總抱著要看明白作者想表達甚麼,雖然也會在自己的經驗想法中尋找一些答案,但是整個看的目的,卻是為了「明白」作者所想的,卻忽略了從作品中看自己這一環。這種的看法更像一個找答案的偵探,這就享受不了藝術品所帶給我們的感受了,因為我的專注力集中於解釋那個作品的意義。其實每個人看了同一件作品,也應該有各自己的感受和各自看到的不同。

聽完了這些啟發後,離開港大時經過了蘭桂坊附近,正值是 Hong Kong Artwalk 2010,看著那些 gallery當中,外國人比香港人多很多很多。早陣子其實已經很想買票去看,但是有點貴,而且暫時無業就唯有待下一年。然後又想,難怪那麼少香港人,因為香港人看到不明白的事物,就沒有耐性看下去。要付上數百塊去看那些不知在幹什麼的藝術品,真的是有點難度,即使是有免費的酒及小吃供應,也還是沒幾個香港人有耐性去看。

接下來,就繼續努力多看不同的事物,磨練自己的感覺吧。在知道了這些以後,其實很難讓自己可以麻木的消費了。因為一旦知道了原來世界有那麼多的事物可讓我們去感受,人就很難接受自己不去感受這些事物。看藝術,不是在找答案。因為那根本沒有答案。我們要找的,其實是自己。

20100317

2010-03-17

3D

最近十分流行的,無疑就是3D的電影技術。立體的電影技術,無疑帶來很多的感官刺激。看上去的距離感的確是比2D的版本好,但是3D一定是漂亮好看嗎?這就不一定了。

當最近有<3D愛麗絲夢遊仙境>時,就和女朋友去看了(主要原因是她很想很想的看),而我也想看看 Tim Burton 和 Johnny Depp的合作。看完了,比預期中有點失望。失望的是人物的立體感好像不足夠。在此也不多評了。說回3D,早陣子的 Avatar 投資了很多錢在那3D製作,在奧斯卡卻不敵小本製作的拆彈雄心。其實已經說明了,單純的技術製作,不一定會是最好看且最耐看的。

技術固然是重要,在表達一些畫面的時候,有好的攝影技術真的會有幫助。但是現在的人卻偏向了技術而忽略了內容。一個作品,不論是甚麼的媒介,最重要的還是內容。就如我早陣子的工作坊所學到的,內容是一個作品的靈魂。一個先進的技術造出了能驚天地泣鬼神的特效災難畫面,終究也只是一個災難畫面,能夠帶來的可能是一句感嘆,然後就沒有甚麼影響了。看的人不會因此明白多了甚麼,得到甚麼,或是了解甚麼。那是一個單純的視覺的刺激;一件沒有用甚麼特別技術所攝影的災民的照片,卻可能使人感受到更多大自然的力量和人類的渺小。同樣是災難的題材,給人的可以是很不一樣的經歷。

看著3D電影的大行其道,不禁有一點感慨。我們或許將會看到更多更多的技術電影,而藝術電影就可能越來越少。3D電影可能是一個文化史上的里程碑嗎?它也許是標誌了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一個把獲得即時的感官上的刺激的欲望蓋過獲得心靈的感受和充實的欲望的時代。一個速食,而且要把刺激感放大的時代。一個不再強調用心去看東西,而是要以一個幾近過度的視覺刺激去看東西的時代。

看3D電影的經驗,其實是蠻累的。一方面要面對那麼多的視覺刺激,同時又要思考劇情,留意細節,而且很多時候,整部電影的記憶就剩下了那3D是多麼的真實,或多麼的壯觀,電影的故事,背後的訊息也許都忘記了。也許,3D電影會更大行其道,因為或許會有更多故事不太突出的電影會以3D作招徠,以氾濫的感官刺激,取代心靈感受。看電影,也許會變成了另一種過山車了。

20100316

2010-03-16

石頭

早陣子寫的<通識>引起了一連串的討論,現在想借其中得到的啟發,再延續其中一些討論。

還記得小時候玩課外活動,真的是玩的。即使可能有某些興趣班不完全是自己想去上課,去這些興趣班也沒有太多的壓力。當然,上興趣班應該是小學生的玩意了吧,到了中學就應該是自己選擇的了。當然,課外活動,之所以是課外,理應全屬自願性質,那是為學生更了解自己,以及找方法去鍛鍊自己的一種課餘活動,同時也算是一種調劑吧,面對功課的壓力,投入自己所喜歡的活動當中是充電的最佳方法,同時也是一種修養吧?學校的功課能帶給我們知識,但是要修養人格,就得參與一些其他的活動。可是說到底,這些的課外活動,都得要是自願參與,因為要花上時間,花上精神和耐性。

現在的課外活動,很大程度卻有一點的本末倒置了。以結果為先,例如學琴一定要考一些級數;學畫畫一定要畫得可以參加畫展或比賽;總之,就是要有結果可以看得到,聽得到的,可以炫耀,可以show-off 的。所以現在的中學的課外活動,有些是強制性的參與,以及強制性的表演。然後,家長又可能強迫子女要學這學那,畫畫書法陶瓷鋼琴游泳以至中文英文法文意大利文,為的是所謂的「充實」。

青少年被強迫的上興趣班,參與課外活動,其實就少了自我尋找的空間。一個人的興趣,該由那一個人來自己尋找,不是誰或誰就可以強加於他/她身上的。在之前的<通識>的討論中,有朋友指出課外活動好像已經變成了中國/香港學生在過度競爭下的絆腳石。我個人覺得,某程度上課外活動卻是成為了一種競爭中的踏腳石,以更多的課外活動的「履歷」來競爭。

不過,不管是那一個觀點也好,課外活動在不知不覺間,竟就成為了一塊石頭,要成長中的他們背上,多負上又一塊的重量。那他們可以活動的空間還有嗎?他們還有空去尋找自己嗎?本來應該是為讓他們更全面的發展,卻竟然變成了阻礙他們發展的重擔,現代的城市人,尤其是中國人,香港人,又是不是應該重新思考一下?

20100315

2010-03-15

新聞

看星期日明報,主題環繞著今個星期的最熱新聞-陳志雲被補。而同期其實還有人大會議,有作者就說到,好像記者們都把人大會議等放到第二版或第三版去了,近日的頭版則是環繞著電視。亞視有線和無綫,最近的確是有很多的新聞,搶去了不少的眼球。這又印證了,香港報紙總得是服務眼球而非腦袋的。

其實新聞頭版於香港人來說,更像八卦雜誌的封面。如果不是圖文並茂的話,很難吸引到人去付出六大元來買,尤其在免費報章以及電子報章的夾擊下,要是沒有轟天動地的頭條一則,讀者們真的可不會付錢。

當新聞報章也要向商業利益看的時候,我們難免會看到受到商業影響下而選擇的頭版新聞,然而當我們看報的時候,又潛意識地認為報章所說的會是事實,公平公正的事實。當然,我不是說陳志雲被捕一事不值得上頭版。作為香港的主流免費電視台(亦即幾近壟斷的電視台),其總經理因涉嫌貪污被捕固然是大新聞。不過同期的人大會議同樣也是值得重視。而這次陳總被捕壓過人大會議成為頭版,背後又可暗示甚麼呢?

其一就是無綫在香港的影響力,的確是非常大,因此其總經理被捕的確是毫無疑問地可以成為頭版。而大眾也的確需要了解這個他們日夜相對的電視台究竟發生了甚麼事。不過,是不是說記者可以因此圍堵陳先生的座駕,就真的值得斟酌。

其二是人大會議的吸引力。今年的人大,印象最深刻的就只有劉翔被圍廿分鐘,李鴻忠事件(這裡可要考一考大家知不知是甚麼事)以及,有人大重提廿三條。而第三則新聞相信是最關乎香港的,可是報導的篇幅也好像不怎麼多。可以見到的是,人大會議好像己經失去了其重心,也許是因為沒有甚麼大的目標或口號,吸引不了我(們)的眼球吧?再者就是因為這會議,那些所謂的人大代表越來越像做騷,司空見慣的政治騷也許的確沒有太多的新聞價值。而且,聽聽不少人大的發言質素,真的是每況愈下時,也許真的不值得太多的篇幅吧?

看新聞,留意新聞,的確是很視乎報章媒體如何地去選擇甚麼新聞放在甚麼位置,當然也很視乎個人留意甚麼新聞。因為通常,人們記得的就只有頭版的新聞,以及自己興趣所在的新聞。

20100314

2010-03-14

通識

是日補習,學生拿著學校的通識工作紙及功課請教,結果本來是幫這位學生補物理和附加數學的我,快變成了全科的補習老師,而這一課個半小時全用在這幾條的通識之上。也不知該慶幸自己中學時沒有這一科,還是感到可惜。本來早就想嘗試替中學生補習通識,原因不是為了使他們考的很高分,這一科本來就不知道如何才會高分,想的是為幫助他們了解更多而已。但是個人還是很傾向小組討論的。這次有機會先試一試,當然也不會放過這機會吧。

看一看那題目,就先被嚇一嚇了。學生就讀的是英中,上通識(當然)也是用英語,但是神奇的是,工作紙所提供的新聞剪報,卻是中文的,問題卻要用英文作答。試想想自己中四的時候,會知道公投、立法會議員、補選、中間派、親中派等的英文嗎?又另一篇英文報章,說的是國民教育。看了這些功課以後,發現原來通識真的很難,至少對一個中四學生來說,真的不容易,而我也可以肯定就算是大學生也未必答得了很多。結果是那一課的通識,幾乎變成了教作文的一課。很難想像,這樣的問題要中四學生以全英文作答,我想他們甚至連要以中文作答也不知何從入手,何況是英文?

而且那些問題的確是不容易答,有一題問到是否認同以更多的中國歷史而非單單的近代史來增強國民意識教育,單是這一條本來就可以是一條大學的研究題目吧?當然,中學生也可以寫出一些意見,但是前提是一定不可以有甚麼標準答案吧。可是,香港素來都習慣一切也要量化,要教師們家長們一定不會認同放棄標準答案的衡量方法。

不過,通識教育也不是完全的失敗,至少它迫使學生一定要留意一些新聞,總比以前我們的年代,要死讀書的人可以甚麼也不知道的情況,應該不會在這個年代再出現吧。

201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