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0

內容

內容,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在創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內容。我們常常看到很多的電影或是其他的硬照,很有一種感覺,然後,我們就會嘗試模仿,希望自己成為相中人,但是往往拍出來,卻總是不及那些照片。而我們也許也會發現,有些相片看上去很有感覺,或是很美,但是看完了之後卻不記得看到了些甚麼。

這種缺失的感覺,是因為有一些時候,它們欠缺了內容,欠缺了想表達的東西。現在有很多的攝影雜誌,教的是如何做到美學上的美。也許有人會稱這些攝影為純美/唯美的攝影。形式上的美學固然使我們看得很高興,我們也可以欣賞他們一陣子,但是沒有內容的美學只不過是一種裝飾。有電影感的照片,黑白的照片也許很好看,但重要的還是拍的內容,以及背後想說的東西。當然,很多時候攝影也不完全是經過很多的計劃才進行。有時候,是要從一大堆的照片當中找出最好的一張。所以平日我們看的,吸收的以及得到的靈感的來源,很影響我們拍攝時所得到的。

記得上年十二月的時候,上了一個工作坊,經過那次才明白到創作的重點在哪。沒有經過那一次,我不會明白內容的重要性,我想,不是不會,而是不會那麼快明白。第一次遇上又一山人之前,其實連他是誰也不是有很深刻的印象。但是看了他的作品,的確是受到了很多很多的啟發,也意識到自己的空想是沒有用。雖然現在還是有點懶出走動,不過比起以前已經好了。

走動是為了找更多的內容。因為內容來自自己的經歷,看書,看電影的經歷和感受。單看也沒有用,重要的是感受。亦即是說,要意識到自己在感受一件事情。有了感受,才可以有內容讓別人看。雖然接下來要工作,但是我想,在每日的旅途中還是有很多可以觀察可以細味可以思考的東西等著我。為了使我正著手準備的下一個創作有更結實更深厚的內容,現在還真的要努力一點。繼續努力尋找香港吧。

20100409

2010-04-09

權力

今日讀報,看到有讀者來信當中提到一句「權力使人腐化」。每當我們看到有位高權重的人作出腐敗的事情時,我們往往就會說那印證了「權力使人腐化」。是權力使那些人做出那些腐敗的事情嗎?還是他本來就是一個腐敗的人,只不過是戴上了面具使我們以為他是一個賢人智士?

權力如何去運用,理當在人的手中。每一個人也有自我的意智,可以作出決定。不要給我搬出那一套「身不由己」的觀點。當一個人有權力去就一件事作出決定時,他就有責任為那決定負責。正因如此,那些人的決定必須要由他自己去判斷。那些所謂的政治壓力,或是其他的壓力,不應該拿來作為不遵從自我意志的藉口。以今天蔡子強的<從政要有擔當>(http://news.mingpao.com/20100408/fab1.htm)中提到奧巴馬與他的健保改革法案為例,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政治壓力不是絕對的。即使奧巴馬在政治形勢上被健保改革法案拖累,他還是有一份堅持與熱誠。他沒有因為要保留權力(亦即,民望)而決定放棄這法案,反而他更努力地爭取每一票的支持。即使我們不知道究竟這法案將來會時成功還是失敗,至少我們知道的,是權力不一定使人腐敗或使人平庸。

平庸之輩,才會以權力當作時他們腐敗的藉口。他們的腐敗,和權力無關,權力也不是使他們腐敗的原因。他們的腐敗,在於他們本身的平庸。他們之所以會登上權力之位,正正是因為他們的平庸,使他們易於被操縱。只要稍加政治壓力,他們就會害怕失去權位,那他們就會順從壓力。使他們登上權位的人,往往就是那些懂得整個遊戲規則的人,這些人不一定是賢人智士,甚至應該說,他們大部份都不是賢人智士。他們都是既得利益者,希望從權力遊戲中分一杯羹。所以一個會向政治壓力屈服的平庸之輩,當然是會受到歡迎與支持。因為在需要的時候,這些人就會自然地受那些既有的規則所支配著。

說這些人平庸也許有點不公道。他們也許只是沒有很宏大的理想,或是沒有那種熱誠,使他們不介意為和諧而犧牲一些理想。他們不會明白,要達到理想,總得要經過一些衝突,不論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而衝突不一定是暴力的。他們也盲目相信,保持著自己的權力,在日後可以做到更多。事實上,他們往往只會更墮落於那 comfort zone 之中。

權力真的使人腐化嗎?還是,權力在大多數時候,都是由一些腐敗的人所得到?我們要謹記著,事物不會使人腐化,人會腐敗的原因還是內在的。沒有堅定的意志,沒有滿腔的熱誠,沒有夢想的人得到了權力,使他們腐敗的不是權力,而是他們自己。

20100408

2010-04-08

堅持

今日在通識課中,很榮幸地獲林奕華提及我三月的一日一篇的目標,不少同學對我這種一日一篇數百字的文章報以驚訝聲,其實說來也有點羞愧。這一日一篇的目標,很多時候還是在深夜之中才完成,寫的時候其實很睏,有時候甚至不知所云,而文章的質素也是很參差的。不過我想,這個目標讓我認識到的,其實堅持自己的目標已經是一種很了不起的才能。

最初訂立這個目標的時候,也沒有考慮過自己的文筆是如何,只是想讓自己在沒有工作的情況下,保持著一些很有規律的一種訓練,也許也當作是自己的工作一般,每天要「交貨」一樣。大概心底裡有目標,想投稿到報章吧,但是明知自己的文筆還不成熟,就需要作這樣的特訓。也許也是在尋找我的風格,或是我所擅長的範疇。總之,就是抱著一種鍛鍊的心態吧(如果我在運動方面也有同樣的堅持就好了)。

寫作的過程,也沒有大家想像的快或專注。更多時候是一邊寫,一邊看其他東西。到深夜了才會較為專注,而這方面日後也許會談談為何總在深夜才寫得多。回看自己寫過的題材,雜七雜八的,教育生活城市等等也有,甚至厚顏地寫了一篇所謂的詩,風格還是沒有定下來,不像有些專欄作家/新晉散文作家般,有著明顯的風格或主題。在不論文筆或內容也不是太有進步下,仍然有部份朋友會經常地看我所寫的,甚至在通識課中被提及,我想這的確是我的堅持使人印象深刻一點吧?

想起這個,就想起了近兩個月的經驗。剛遞辭職信時還是有很多的懷疑很多的顧慮,不過還是硬著頭皮的堅持著自己的目標,即使是沒有很周詳的計劃過,心裡還是抱著那種只要堅持著就好了的態度,使我這個月得到了不少意外的收獲或驚喜,至少,比預料中的情況好。在這段時間中,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堅持,以及自己的熱誠好像在不知不覺間幫助了自己一把。我不會因此而說,有了這兩樣東西,就沒有不可能的事情。現實不會是這樣的,總有些事不能盡如人意,但是經過最近的經驗,我開始明白到這兩樣東西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單單的是有理想並不足夠,有目標也不足夠,有才華有能力也不足夠,重要的還是一份堅持。即使能力不一定最突出,也不一定有才華,有一份堅持也已是與眾不同的了。

20100408

奇蹟

今日,在新聞上看到不知中國哪個官員,在山西煤礦事故後8天救出百餘人後,對傳媒說「這是一個救援史上的一次偉大奇蹟」。先不說在這句之前的不知所謂的中文,單是說這是一次偉大奇蹟,並好像引以為傲,就值得我們思考。

無疑是次獲救人數的確很多,但是這真的是值得引以為傲的嗎?說這是一次偉大的奇蹟,我想,這也不算是很偉大。我想,要是中國一年內沒有一次煤礦事故的話,那,才真真正正的稱得上是一次偉大的奇蹟。不,那本來是應份的,本來就不應該有事故。明報的社評也指出中國的煤,是「帶血的煤」。在為這百多名生還者歡呼的同時,可別要忘了那數不盡的罹難者。

媒體總喜歡報導這些救援工作有多振奮人心,看著無綫新聞的片段(應該是來自大陸的媒體的片段吧),每一位被救出的生還者,都總有著兩排的人夾道地等候,而且還是會伸手出來的。雖然我不可以否定這兩排的人是有善意地向生還者表示支持,但是從電視的角度看,實在太像預先安排好的一樣,而兩旁的人也太搶鏡了吧?

看著那個駱姓的官員興奮地說那句甚麼「憑著他們的堅持、堅持、堅持再堅持,。。。甚麼甚麼得到生存」,又說這是一次偉大奇蹟。那種興奮我可以明白,但是卻不要被興奮沖昏頭腦,就算有再先進的救援技術,若還是抱著那種古老的落後的安全意識,也還是會不斷有傷亡的。我真的無法為一隊經驗豐富的救援隊感到光榮,因為這背後意味著的是有很多的事故。防止再有傷亡的最好辦法,還是應該從預防事故發生做起。

要說是奇蹟的話,可以在看到有這麼的一年裡,沒有任何的疏忽的事故,沒有任何的玩忽職守的官員,沒有任何的毒奶粉,豆腐渣,溝渠油等等的時候,才真的驚嘆這是奇蹟吧。

20100407

2010-04-06

知識與技術

早陣子跟父親談到有關技術和知識,就在思考兩者的差別。之前曾寫過,香港的考試以及教育制度,都是著重於培養一些可以在某一專業工作的人材。那麼我們可以說他們是有技術還是有知識呢?甚麼是技術甚麼是知識呢?

以我的看法來說,技術是一些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細節的東西,以及是對特定的問題的特定的一套解決方法。知識卻是更全面的。知識理應可以讓我們找出一些問題,並從中找到解決的方法。這和技術的不同之處在於,有知識的人面對不同的情況,也可以運用他的知識來找出新的問題並提出解決的方法;而只有技術的人,就只懂得解決已知的問題。香港的教育,都是著重於技術的。我們有很多懂得解決不同範疇的問題的人才,而懂得找出新問題的人才卻不多。所以香港距離真正的知識型經濟還有很遠的路,而可惜的是,要發展知識型經濟最應投放資源的,正正是教育這一環。

而看著很多的人為不同的證書考試而努力,不禁會思考著,考取這些證書是不是代表了我們有了知識呢?還是有了技術呢?還是只有一紙證書而已?

20100405

2010-04-04

<我係殺手 年中無休> (Limits of Control)

從前沒有看過占渣木殊的戲,對於本身不是看了很多電影的我來說,看這類的冷門電影不是一個問題。因為不是為看影星而看,也不是為看導演而看的話,或許會看到更多。看畢了整部電影,最後驚覺,這戲的中文譯名把整部電影的精粹幾乎完全地摧毀了。此片的英文名為 ,有不少觀眾的評語都說這部電影是在測試觀眾耐性的極限。我想,對於帶著看荷里活電影心態的觀眾如果去看,能夠忍受超過六十分鐘應該已經很不錯吧?香港的一般觀眾我猜即使是給錢他去看也看不完整部電影。(註:整部電影約兩小時長)

電影的對白很簡單,以西班牙語問「你不懂說西班牙語嗎?」是出現得最多的一句。故事並沒有交代任何的角色的背景,也沒有交代人物的關係,主角是一位紀律性極強,修練著類似氣功或瑜珈,叫兩杯 Espresso 飲一杯,不用睡覺(在片中幾乎未曾見過他睡著)的黑人男人。永遠都穿著一身的西裝(是很美很好看很合身很時髦很想自己也有一套的西裝。),走路的步姿特別,很有神氣殺氣霸氣很型很特別,拿著一個皮革手提袋,裡面有的大概只是西裝。故事就只是跟隨著這一位男人,由不知什麼的地方來到了馬德里,從一個又一個戴太陽眼鏡的男/女中,交換著火柴盒,從中得到一項又一項的提示(觀眾永遠也看不清紙上寫的是甚麼)。然後每一個線人-我姑且稱之為線人吧-又會好像不厭其煩地跟這為男人談音樂藝術電影談哲學科學,而那主角幾乎都總是不發一言。影像方面,總會見到主角遊走在如畫般美麗的西班牙歐洲式建築中。所有的影像都美得很。

電影中基本上甚麼也沒有交代。它只提供了一個讓觀眾去幻想的媒介。我覺得戲裡面最重要的一幕,就是講述男主角不知怎樣的突破重圍到了目標人物的房間之中,被問到「你是如何進來的?」,他的回應正正就是整套戲要求觀眾做到的-「I used my imagination」(大意是這樣吧,確實字眼或許有出入)。整套戲沒有交代人物關係故事情節,只有一幕又一幕唯美的畫面,慢動作的人物登場,主角漫步於馬德里之中,遊走於藝術館,咖啡館和民居之中,讓觀眾有非常充分的時間,去想像出這個故事的劇本,以及猜測接下來的發展。不斷重覆的對白,大量固定的攝影角度,有很多很多的空間讓我們慢慢想像。最諷刺的是,在那個主角跟目標人物的對峙中,談及的近乎哲學的問題,正正是配合著整齣電影而設一樣。Reality is subjective。

最後值得一提再提的是,每一個畫面都是拍得非常美。看完以後很想去西班牙。

201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