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0

實驗文字四十七

在午夜十二時喝下一罐
星巴克的特濃double shot。
讓我的肉體,一直保持清醒
直到日出前的寂靜

清醒的是肉體但混沌的卻是精神
嘗試以深夜的死寂回復秩序卻更感擾人
夜深了卻更顯熱鬧
沒有了把有的釋放

把香煙都濡濕,把酒精都摔破
只餘下咖啡因在體內游走
勉強換來的清醒其實更顯失神
秩序沒有恢復,只好隨其浮沈

20100820

2010-08-19

實驗文字四十六

整個社會都在消費
其實全部都在自慰
欲望一一被點燃
復古風、紳士風、學生風、I風
把一切吹得更烈
幸福需要的是一枝水槍
消費卻是一個風筒

20100818

2010-08-18

改變

奧巴馬 2008年以「Change」為競選口號,打動無數美國人民。改變,有其魅力所在,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不滿足於現狀。既對現狀不滿,我們可以有幾種的想法:一.我們希望改變現狀;二.我們希望情況會改變。或許讀者會問,一跟二不是一樣嗎?假如你有這樣的疑問的話,我想你還是要再認真一點去看這兩句的分別。「我們希望改變現狀」是主動的,是從我們出發的,是我們想以行動去做一點什麼,改變這個令人不滿的狀況;「我們希望情況會改變」卻是被動的,我們只是希望,令人不滿的狀況會因為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人或事被改變,而我們則只需要坐觀其變。

對於抱著後者的心態的人來說,他們永遠只會留在不滿現狀的原地。這種人也許是社會的大多數,期待著像奧巴馬那一句的「CHANGE」來拯救他們。抱著主動想改變的心態的人,只是少數,是應該被珍惜的少數。把焦點放到香港,我們可以看到近年多了年青人抱著希望改變社會的理想發聲,這無疑是令人感到鼓舞。但是經歷了一段時間後,我看到的卻更多時候是令人擔憂。

改變一個人需要時間,需要耐性,更何況改變一個社會。要做成改變,需要耐性、恆心、毅力、決心,需要付出代價。改變,是一種藝術。我們不會看到藝術家在一夜之間可以變出一件驚天動地的曠世傑作。我們也不可能看到社會在一次半次的抗議就改變。我們這一代的年青人,就是沒有這些做成改變所需要的原料,卻又以為自己可以做成改變。這就是我所看到,令人擔憂的地方。我們都被即食文化薰陶得很徹底,都已經沒有了等待藝術品形成的耐性。

看看那些推動社會改變的年青人,口裡說著要作長期抗爭,但是用的手段從不改變,連自己都改變不了,又如何談得上改變社會?改變不應該是期望別人看見你在「抗爭」就會行動。改變永遠都是由自己做起,感染身旁的每一個人,而又再由他們感染他們那個圈子裡的人。改變是需要長年累月的自我檢討,自我反省,自我進步才可以達成的。而且改變是要付上很多代價,改變從來不是口裡不斷重覆地喊口號就可以達成。

看著自己這半年的改變,我不敢說自己已經有那種決心和毅力,始終時間還只不過是半年,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我比從前的我更自覺,更有自省的能力。這是改變的第一步,由自己做起,對自己有要求,才再想如何改變社會。


20100818

2010-08-16

白紙

一張白紙,不論它如何尖銳深刻地評論其他的紙張,也改變不了它自己是一張白紙的事實。這個世界中有白紙,有寫了三成的紙,寫了一半的紙,但是絕對沒有寫滿的紙。不同的紙張可以交流,把自己所有的拿來互相切磋,希望令自己更充實。只是紙張間的互評,或評論其他的事物,最好還是先充實自己。

拿這個作比喻,其實還是想提醒自己還是一張白紙這事實,沒有資格也沒有充足的內容去批評別人,但是作為一張白紙,最好還是有清醒的頭腦,意識到自己還只是一張白紙而別胡亂批評別人。最近留意到文壇一場場的筆戰,字裡行間帶著刀光劍影,教我這張白紙清醒許多。幾個月前還天真以為自己多寫文章就可進步,可幸那時還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還是那麼的幼嫩無知,白紙還是需要多用功去填上內容才可以有和其他前輩交流的機會。

也可幸自己的虛心,在現實生活、在面書上有好幾位前輩作為良師益友,時而提點時而啟發時而支持晚輩的感想與想法,使自己更認清自己的虛空。曾經的迷失或許使我更明白要充實自己沒有他法。現在做的還不夠多,要追回失去的時光已沒有可能,只有在餘下的時光更盡力去填寫。

作為一張白紙,是要有作為一張白紙應有的清醒。即使有良師益友的提點,也不代表有充實自己的捷徑。老老實實地逐字逐句地填寫吧。


201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