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2

香港滅亡之原因

記得不久以前,<字花>曾出題徵收香港滅亡之原因。而最近,有關「環珠江口宜居灣」的公眾諮詢又激起了有關香港主體性的討論。在面書上看到不少分享,都談這個規劃極可能把香港「消滅」的情況。

香港滅亡,也許在「宜居灣」未成定局前已經發生。所謂的滅亡,並不是那種亞特蘭提斯式的滅亡。我指的是一種比喻上的滅亡。香港作為一種「身分」或是一種概念,大概在最近的十年間已經耗損了很多。也許是本來「香港」這一個概念就不是很完整。作為一個殖民地,一直以來也沒有太強的主體性。弔詭的是,在不論是英國殖民或是回歸中國,對「香港」來說也是他者。我不是香港的歷史的專家,也沒有很強的歷史知識,但是我所觀察到,有關「香港」這個主體的想法,在香港人之中其實還是很模糊。

在回歸後才真正地思考這個問題,只是時值中國崛起,作為資本主義範例城市的香港不得不,也不能不傾向中國。「香港」就是這樣的一個主體。它見風轉舵,哪裡有賺錢的機會就向哪裡走。香港的文化界從前都沒有特別討論這個問題,直到皇后碼頭天星碼頭以及菜園村的事件陸續地出現,才真正地有人留意有關「香港」的主體性以及本土性的問題。或者應該這樣說,是有更多人留意而又被大眾媒體所留意到有這些人留意這件事。(有點複雜的句子,不好意思)

所以,如果「香港」滅亡的話,原因無他。一定就是香港人自我毀滅這個主體。對,其實一直以來,香港人的Identity 是這樣的:我既是香港人,也不是香港人。香港人的 identity從來就是牆頭草:哪裡有著數,那裡就是香港。

與其說現時的討論是害怕香港被消滅,倒不如說那是害怕這個地方完全融入中國而失去本來已經薄弱的 Identity,更深層的,其實是怕香港作為資本主義範例城市,終有一天不敵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而失去了 identity。現時的討論,的確不是害怕香港被消滅,而是透過這種「消滅」重新建構「香港」這個 identity。

那將會是一個新的 identity。

20110221

Guy Debord, Facebook, check-in

早陣子曾以英文簡略地提及 Guy Debord 的 Society of Spectacle(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0150094597774878),當中我認為他所提倡的是現代社會從 Being 走到 Having ,再走到 Appearing 的進程。一切都不能只是擁有,而更需要讓人「看得見」。

沒錯,Facebook 本來就已經是這樣的一個媒體:它讓你的朋友「看得見」你。Be yourself 並不足夠,What You have 也未能滿足。這個時代中,唯有 Appear to Be and Appear to Have this and that 才可以滿足那種欲望。這種欲望沒有減退的一天:因為它很容易教人上癮。它也大大降低了人要讓別人「看得見」自己的門檻:一部電腦,一個電郵戶口,以及你自己。也許正正因為如此,更容易教人上癮。君不見,可卡因和K仔,也是K 仔的毒害較大,因為它入場門檻低。

Check-in 這一個功能則為 Guy Debord 有關 Appearing 的提倡作了一個很經典的解說。即便是身處香港某地,身處某地(BE there) 已經不能滿足我們了。我們要 appear to be there,check-in 這個功能則為我們打開了方便之門:我們不用再拿著 Iphone 自拍自己身處何方,因為不知道的人還要猜上半天也猜不到那背景是哪;而且拍照取景這種需要一定美學修養的技能並不符合即食的文化。因此,就有了 check-in 這個按鈕-彈指之間,GPS就能把你的所在地找到,並且讓你選擇如何命名這個地方。

而且,check-in 具有照片難以達到的即時性。這一刻我身在某地,輕輕一按就能分享給朋友。連反轉埃風用鏡頭自拍再上傳到 facebook 寫下照片 caption 的動作也節省了。而且,基本上還不怕人不相信:GPS 理應不會騙人吧-儘管據聞已有一些application 讓人假裝到過某地。

Being, Having, Appearing。假如我們到了這樣的一個地步:Being 是為了Appearing。到某地,是為了在 Facebook 上 check-in 一下,證明自己到此一遊。那麼,世界的真實性就會漸漸變得模糊:我們是為了虛擬世界的紀錄,而「迫於無奈」得在真實世界中到過某地,還是我們為了讓自己真正的 BE There?

20110220

Facebook Check-in

最近,facebook check-in 終於殺到香港。用「殺」這個字,暗示了其性質:check-in 其實是蠻有「殺傷力」的。

一個被監控的社會,透過這種自願 share 自己的位置的「玩意」,把被監視變作了自願。Foucault 中所提出的環形監獄(panopticon)裡,囚犯都「以為」自己受到監視而不敢作出偏離 norm 的行為;現在,facebook check-in 踏出了監控社會的一小步:透過令一般大眾自願分享所在地,從而慢慢改變大眾對於「受監視」的觀感--由本來的監獄,變作了一種潮流玩意。

可別小看這一小步。每一個意識形態的改變,都是透過各種生活細節所塑造,透過把某些事情變作天經地義 (Natural),而使得普遍人認可某些價值觀。以 Check-in 來說,就是當大家現在覺得這是一潮流玩意,慢慢接受其「樂趣」,久而久之,這種自我share 地點的做法會變成習慣,習慣了以後,就可以把監控/分享再進一步。當有某個數量的群眾接受了這種自我報到的做法時,有權力的階級也就可以透過不同手法把這種監控合理化,甚至是讓群眾自我監控。

我們早就處於監控社會,但facebook check-in 那種對監控的反感推倒,變成了一種social networking 的玩意。這種 social networking 會否漸變成了某種 constraint,從而限制了我們的自主以及自由?

有見及此,本人將會發動一次偽藝術行動: Facebook Manual check-in update.
除了會把自己的位置以經緯度在 facebook status 中大量 update 以外,亦會把使用了 facebook checkin 的friend 的地區所在作定期更新(不記名的)。

對,朋友們,小心你們的 check-in了。因為你的check in 將會成為這次偽藝術行為作品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