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31

過去,現在,將來。
















2010年慢慢過去,
但是過去的不會因而消失
尤如被撕下的日曆
會構成2011

我用過去,建立了將來。
倒數不會消滅了過去一年
也不會建立將來的一年。
倒數提醒了我,
我的過去又多了一點。
而可以建立將來的材料也同樣多了一點。

我用過去,建立了將來。
我用2010的努力建立2011。


20101231

2010-12-30

莊子.知北遊第二十二

「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為也,義可虧也,禮相偽也。故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 - 節錄<莊子.知北遊第二十二:知識和大道>
連禮也失去的年代。
不知有甚麼還不可以失去。
 
 

2010-12-20

盛事 (spectacle)

盛事 ( spectacles) 泛指那些吸引群眾參與的大型活動,甚至是一些長期出現在社會上的景象也可以是一種盛事。

盛事一般來說,都是指那些傾向吸引遊客的活動,如大型運動會、煙花匯演、主題公園、大型展覽會等等。這種指向我覺得過於狹窄了。即使是把現代人生活所依賴的熒幕也納入其中,還是有點欠缺。

這種定義所欠缺的是,「盛事」好似只指向了沉醉在某種美夢的大型活動之中,而欠缺了另一種指向。

我所指的另一種指向,是日漸盛行的遊行示威。遊行示威是一種公民權利沒錯,市民的確是有透過上街來發聲的權利。那就好比是其他大型盛事的平民版,讓一般人也有能策劃一項「盛事」,而不一定只讓當權者專美。所以我姑且稱之為「反盛事」。

「反盛事」的起源,大概是為了提醒大眾「盛事」的夢的特質,原意為一種覺醒。但是在「盛事」文化的熏陶之下,這些所謂的「反盛事」也漸漸變質,成為了另一種「盛事」。這也是我特意用上「反盛事」三字的原因。

「盛 事」和「反盛事」,可以說已經變成了一體兩面。一方面是在沉醉於美夢之中,另一方面卻是深陷某種噩夢之中。「盛事」透過大量的幻想 ( fantasy)的影像,呈現一種虛假的歌舞昇平;「反盛事」則透過大量所謂揭示黑幕、黑箱作業等等,呈現一種營造出來的恐懼或噩夢之中,並透過這種「揭 示」來突顯「反盛事」的「清醒」。

「反盛事」真的是清醒的嗎?還是,它已經變質了成為一種沒有內涵的噩夢?

以 香港為例,「盛事」的最佳代表,莫過於一年一度的國慶煙花匯演。把上萬枚的火藥發放到維港上空污染一下空氣,造成光害和噪害,加上大量的遊客留下的垃圾用 以襯托出國家的繁榮盛世,耀眼的煙火彷彿可以把很多民間疾苦都掩蓋起來。一種觀眾透過抬頭看遠方的絢麗的煙火而看不見眼前的種種問題。煙火的殘影看來更可 以使他們選擇性失明一年,待下一年國慶再來補上另一針興奮劑。

「反盛事」的最佳代表,當然要數七一遊行。自零三年 起,七一遊行已成慣例。零三年的遊行事出有因,具有明確的內涵支持,是香港市民覺醒的一種呈現,但往後的七一遊行,就漸漸變成一種「反盛事」,是為遊行而 遊行,甚至變成了某一種儀式(Ritual)。把民主的手段當作一種儀式,那幾乎可以說是一種「狂熱」。諷刺的是,民主的真諦,我相信是反對狂熱的。一年 一度的遊行,充斥著各式別具心思的標語、口號。與其說是一種民主參與,不如說是一種以民主為題的主題活動,讓民眾透過這活動宣洩心中不快,每年狠狠地透過 雙腳在遊行中盡洩心中不快,然後又待明年補上另一次鎮定劑。

兩個例子之中,群眾依舊沉醉夢中。可惜的是,指出「盛 事」的虛假的人多如牛毛,即將要申辦的亞運的反對聲音大抵也是出於反對香港再搞「盛事」勞民傷財;指出「反盛事」的狂熱的人卻有幾多?我們都好像很相信社 會運動是代表公義的。但是從來沒有人反思所謂「代表公義」的「反盛事」本質上的問題。假如「反盛事」本質上和「盛事」無異,那麼「反盛事」又如何能夠帶領 我們走向一個「美好的將來」?


20101220

2010-12-17

微雨,聲
把隔絕內和外的兩點釋放
在漸寒的某個冬夜
像某個電影的情節
雨點散落,打在傘上有聲

打在人工的表面上,發出人工的
聲音掩蓋了落在自然的韻律
把人工的弧面垂直旋轉九十度
讓雪花的變異隨心落在身上、地上、葉上
以及四周一切人工物上
除了那弧形的人造表面。
為了傾聽
傾聽。聽,細心的聽
那微小的,虛弱的
彷彿快要被遺忘的
雨,聲。
那是由無名錄成的,soundtrack no. 128。


20101216
(寫於,某冬夜雨,回家路上
天氣很冷,雨水也很冷。
但是我卻很想很想傾聽那將要被一切音樂以及其他噪音所掩蓋而教我快要忘記的雨聲。
即使氣溫下降,很冷,也要聽聽。
那是自然的 soundtrack  no.128)

2010-12-14

Forget Life.

Forget about life.
Forget about everything that lies behind.
Forget about things that does not exists.
Forget about stuffs that are not on list.
Forget about what you can remember.
Forget completely who you really are.

Forget those who you forget.
Remember those who you never met.
Let us all lie on the ground
loudly speak without a sound.

This is the time which we shall be lost
Gin, Tonic, Vodka and a double shot
of whisky,
of coffee.
Of all the craze
you can get from going through the liquor and caffeine maze.

2010-12-08

情話

情話綿綿數千字
雙倍的距離
新時代的羅馬

一杯又一杯的咖啡
無數的可樂糖
以及寂靜無聲的凌晨四點
綿綿情話
總是難以開口的數千字。

二貳O九

在北往南的路上
以近乎水平的視角看
一片淡然的慘橙
點點的光在地平線
比滿月還要光


月淪為配角
星變作後備
光是黑,暗是白

2010-12-07

'Human Being'

In my previous note, I wrote about the trend from Being to Having, and then to Appearing.

Sounds pessimistic. Sounds like we are doomed to be in the era of Appearing, where things do not exist if they do not appear, i.e. things ,that are not seen by others, do not exist.

Well, it is not that bad. The word "human being" reveals it all.

Human (realization) , is always about Being. That is why we call ourselves 'Human Beings'.

At the point which human realization turns to Having, we are no longer 'human beings'. but a mutated species.

And from Having  we moved on to Appearing, and the quality of 'human beings' is completely lost.

In other words, in this era, we are no longer 'human being', but 'human being'-like creatures which appears to be human beings.

Appearing, or appearance is something temporary. Yet, we human beings, or the 'human beings'-like creatures, have an "ad infinitum" complex. We all are in pursuit of eternal existence, eternity. We are obsessed with infinity, forever, to the point where there is no limit.

This "Ad infinitum" complex will then drive us back to Being, because Appearing  cannot last long, and a life pursuing Appearing would be doomed to be a life of dissatisfaction.

The cycle would then be completed, when we return from Appearing to Being.

2010-12-04

Being, having, Appearing.

Modernity is never about Being.

Since the rise of capitalism, it's about Having, because if the masses are all thinking about Being, then there won't be any profitable business.

It is  Having  that is profitable. Having, means people buying or consuming. The world has then become a world of ownership.

But, unlike Being, there is nothing to justify the act of Having.

So, to justify Having, we have come to the society of spectacle.

"To be seen" have then become the key word.

It also becomes what constitute the reality.

The reality is now what we can see, instead of what we are.

Appearing , does not only justify Having, it have make Having  a precondition of Appearing.

You appear, because you have, even if you are not.

This logic has come to such a craze that, it becomes the mode of society,

"Spectacle,..  philosophizes reality" as Guy E. Debord puts it.

"We hope that you choke"

In the era, where emotions are commodified.

In the era, where uniqueness is understood in terms of mass reproduction.

In the era, where being is not as important as having, and having is not as great as appearing.

In the era, where economy grows for its own sake.

In the era, where LOVE is sold, where SADNESS is sold, where HAPPINESS is sold.

In the era, where to experience means to glance, to overheard, to briefly taste..

In the era, where LIFE is commodified.

In the era, where REVOLUTION is also commodified.

In the era, where revolutions are indeed counter-revolutions.

"We hope, that you choke, that you choke".


(Dedicated to the power, the revolutionaries and the mass. )

( " We hope that you choke, that you choke."
is a lyric line from Radiohead's "Exit Music(for a film)" )

2010-12-03

Self-portrait ( Photomedia homework).


( Presentation 的文章)
Self-portrait

我從中學起,就蠻喜歡自拍。那個時候的自拍照,現在再看起來拍得很一般。我喜歡自拍的原因,小時候覺得自己蠻帥的,所以就喜歡自拍。那是一種有自信心的表現吧,雖然也許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自戀的表現吧。

後來,買了一部數碼單鏡反光相機後,反而少了自拍。也許也是人長大了,不再單看外表後,就不那麼常自拍了。

自拍照,我覺得跟自畫像 (self-portrait)的功能很相似。兩者都是一種自我呈現的表演。自拍照跟自畫像當然有著技術上的不同,正如本雅明所講有關攝影的問題時所指。但是自拍照我認為也是一種自我的呈現,不管是否帶有表演性質。要拍出一張好的自拍照,其實一點也不容易。很多時候在網絡上見到的自拍照都屬於一種純粹紀錄自己樣貌的照片。在開始了接觸攝影以後,以及開始讀這視覺文化研究碩士以後,我就決定重新為自己拍一些自拍照,作為一種重新檢視自我的形式。

而拍這一張自拍照,並不是單單的拿起相機隨便的拍。這一張自拍照是在近二百張照片中所選出來的一張。跟一般人所認知的自拍不同。一般來說,網絡上作自拍照的人也只會是三數張的照片選其中一張。開始以更認真的心態去接觸攝影以後,我覺得自拍照跟其他攝影作品一樣,需要花同樣多的心機去拍攝。這個過程中,自拍者一定得接觸無數個自己的形象,從中選取一張自拍者認為最代表自己的照片。那個過程,正正是一種自我認知的過程。

說一說這張照片,我採用了單點光源,試圖做出三角光(亦稱為倫勃朗布光法)的效果。這一種布光法,常用於肖像的攝影。由來是十七世紀的荷蘭畫家倫勃朗的自畫像中常用的一種光源分布。這種光法常用於男性的肖像攝影,燈光在臉上形式三角形的影子,令面的兩側看上不相同。在這一張自拍照中,我的半邊面被相機所遮掩。由於是對著鏡子的關係,被遮蓋了的是右邊面,右眼的位置被相機取代,暗示著我透過攝影去看世界。而兩手持著相機的姿態,又暗示那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而構圖方面,我把面置於正中,而眼睛也是放於水平中線附近,這樣把照片分為了四份,當中三份是有著光源的反射,突出於黑色的背景之上。而眼神直接的向鏡頭看,作為了一種視覺的引導。置中的構圖法顯示出我自己有一點點的自我中心的性格,而直視鏡頭的眼神則顯示出自信感,全黑的背景除了為突出受光的部份以外,也是凝造了一種神秘的感覺,同時又把視線吸引於受光的輪廓上而忽略背後的景物。

Final 的一張



























同場加映,被放棄了的概念的其中一張:
朋友說很像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的海報


2010-12-02

Self-portrait 2

A photomedia homework

the final version will be uploaded later























A blue tone.

2010-11-30

Screen

We are in the era of screen.

Screen as a plane to present visual stimulus, and also as a plane to prevent visual stimulus to enter our sight.

It's paradoxical. We see, and we cannot see through the screen.

It's a plane which opens our vision to blindness.

It's a little rectangular plane that were placed all around our habitat and forced us into blindness.

Reality is re-construct and re-perceived through screens.

We no longer see with our eyes, but we see with our screens.

It shows us the world, and it blinds us from seeing the world.

We, are in the era of the screen.

2010-11-29

壹二零四

午夜
十二時零四分
抬頭向上八十五度
那是一片星空
我沒有細數,但我相信
我看到了二十九顆星星。

雖然是黑
但是卻彷彿帶著生命。
雖然無聲,
卻好像透過微弱的光織出歌詠。


20101129

2010-11-28

凌晨四時

我聽著清新的空氣
聲音彷彿像被黑暗嚇呆了。
只有面前的光,機器的聲音
和那幾乎聽不到的心跳聲。

拒絕合作快快完成工作的軟件
頭暈腦昏。
我明白到
凌晨四時總教人感到一陣死寂的原因。

20101126

2010-11-26

狂妄自大

狂妄和自大

自我陶醉,到自我完善。

不要停留在此。

2010-11-25

STRESS TEST.

最近都好像在替自己做 stress test ( 壓力測試).

2010-11-22

實驗文字六十六

嘗試記著又嘗試忘記
忘記嘗試記著要嘗試忘記.
記著了要忘記又忘記了要記著
嘗試記著忘記嘗試忘記記著

沒有可能忘記
但又沒有記著要嘗試.


20101122

Personal

I am too general.
I am too non-personal.
I am too external.
I am too vague inside.

一吋金

明天
我大概會明白
甚麼叫做一吋金。

2010-11-21

回應

一個論文的題目
無法在那個空間中回應
C 的意思,
是超越了 modern。
甚至有一點點的反 modern(但同時又建基於 modern)
老實說。
雖然我自稱自己是 contemporary
卻,又不能很確實的說contemporary 對我來說是怎樣。

也許,我會覺得 contemporary 是不斷提出問題的,而這些問題,是衝著 modern 問的。
所以它建基於 modern ,但又不滿足於 modern。那應該是一種,帶著進步的精神的。
當然,進步者不一定只向前走。有些時候,從前的東西也可以是進步的。

2010-11-19

一場修行

一大清早看到林奕華在 FB 的討論,大大的「修行」二字出現在眼前。被一下子點明了。
這是一場修行。他還說「修行的路很長很長很長, 因為一個人潛藏了很多很多很多對自已的恨, 一邊行一邊放下也要行很久很久很久」。這讓我想起 Alain de Botton 在 Essays in Love 中的那個 Arabic saying 中的 Camel。

一路在人生上,會背上很多東西,也會放下很多東西。我認清自己的路途上,總得先要認清自己背上了甚麼。連這個也認不清的話,我們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包袱而已。

做人,真的不要太貪心,把無數的包袱攬在身上。我們不過是人,不能甚麼也放在自己的肩上。到認清了自己以後,才把重要的東西帶著走吧。

行事曆

1,2,3,4,5,7
8,9,         13
15  17,18,19,20,21
23,24,   26,27
30.

有完成了,有失敗了。
有還未完成,也有不會完成。
面對著你,我,她,他,它。
一切,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記號
響鬧。
提示我這一刻應該做甚麼。

其實我
很想很想,整個行事曆空空一個月。
但是不要待在家裡。

2010-11-18

死線

死線總是靜悄悄的來臨到身邊
不聲不響。
是我故作鎮定視而不見
還是我太過天真以為時間能夠被扭曲放大拉長停止?

偷偷-蛋堡 - winter sweet

Ad infinitum

無盡
無止
無限。

量量量量
量量量量量量量量
量量量量量量量量量量量量量量量量

無止境。
無限量。

沒有了質。

2010-11-17

2010-11-14

Void

Voidvoidvoidvoidvoidvoidvoidvoidvoidvoidvoidvoidvoidvoidvoidvoidvoidvoidvoidvoid.
 















Void.

灰飛煙滅的一刻
我同時被煙嗆到
微微地
以嬰孩的高度
看著一切

灰飛煙滅
是為了成就另一件事情。
毀滅,是創造。
創造,是毀滅。

2010-11-13

感理

沒有太過理性或太過感性
因為我們都是按照自己的本性去思考。

但是本性真的難移嗎?
不,那是泥膠。

沒有 clear-cut
也沒有對立.

那是,一塊藍色跟橙色混在一起的泥膠。

[轉貼] 林奕華深度訪談十六問 採訪/整裡 嚴壽山 (採訪於<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香港場演出之後)

1. 雙方情生意動的發生,水到渠成的再續前緣

嚴:
什麼因緣再度與張姐(張艾嘉)合作?上回張姐身兼編劇與演員,這次只有編劇、沒有演出,為什麼?
林:
張 姐願意再寫第二部,對我來講已經是求之不得了。我覺得跟張姐的合作關係,是冥冥之中、很奇妙的一種碰撞。如果說我今天就去敲門,就說張姐你能不能幫我們再 寫個劇本,但是倘若她心裡沒有火花的話,我想這是很難叫人動念的。我以為動念可能跟動情一樣,是勉強不來的。有了情又有念、有了念又有情,如此這件事情就 會很自然地發生。我非常珍惜與張姐的合作,既可以分享她的念、又可以分享她的情。

這一次合作第二部,可說是水到渠成。在上 回的合作《生活與生存》後,當時並沒有什麼雄圖大計、接下來非如何不可,反倒是順其自然地,我看到某一個主題,然後與她分享,並且我拿了一本書《幸福的建 築》給她。在她看完之後,她有很多感受跟想法。一剛開始,張姐比較是顧問的角色,但後來隨著時間上距離預定演出的時間,越來越緊迫,我越來越處於水深火熱 之中。張姐知道她是可以救火的,所以她就來救火了。

2.水滸傳裡的極陰極陽,西遊記存在數字4的變奏

嚴:
從《華麗上班族》、《男人與女人》,到這一次的演出,有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是你的主演一直是三個人:二男一女或二女一男的組合。可以談談是什麼樣的想法?

林:
像 《水滸傳》裏面有108人,那麼我應該如何處理這108人?當時我只想到,108加起來就是1+8=9。然後我去找奶茶(劉若英)來演那唯一的女人,因為 我想說9男與1女――如此明顯的陽勝陰衰――這就是我要的戲劇情景。但後來奶茶因時間檔期無法配合,在無法找到一個如此有分量的女演員的前提下,如果我要 找幾個新人來的話,其中應該要幾個女人呢?直覺告訴我,那就3人吧。結果後來在寫劇本的時候,編劇才跟我說:數字9是極陽,而3是極陰。這就很微妙了。

然後在處理《西遊記》時,根據它的師徒四人,於是我就把戲切成四等份,每一部分以四人之一為母體,也就剛好是4。同時這個數字4,還能引申成兩對夫妻,進而產生互相的對照,彷彿是不同的孫悟空跟唐三藏的關係。

3.我們中國人就活在一大盤數學裏面

林:
也許就好像《易經》所說,我們中國人就活在一大盤數學裏面,我們自己的位置彷彿按照跟數字有關的羅儀,在裡頭找到了自己對的位置,從而瞭解到所謂的全盤或是局面。我當初並沒有刻意的想說一定要三個人,但自然而然,三部曲的配搭就這樣發生了。

當時想《生活與生存》時,我只知道是張艾嘉、王耀慶,然後是鄭元暢。《男人與女人》的時候,我就想在對立的關係中間,需要有一個橋樑,就是林依晨。而現在這部戲,因為談的是「選擇」,所以變成一個女人處於兩個男人的這樣一個十字路口。

4. 不同的卡司組合,所產生的化學變化是完全不同的

嚴:
三主演的名單如何決定的?
林:
名單決定的過程當中,有時候會有一些驚心動魄。但這一次還好,從一開始發想到後來大家所看到的名單,沒有什麼很大的變化。

譬 如說《生活與生存》一戲,最早的時候,我們是希望可以組合張姐跟湯唯,但湯唯時間檔期不行。然後,我問了張姐,有沒有哪一位香港女演員是她有興趣跟她產生 一些互動的?張姐提了鄭秀文。但其實每一個不同的配搭,所帶來的化學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倘若當初是鄭秀文的話,我相信就不會是現在的《生活與生存》;如果 是湯唯的話,也不會是現在的《生活與生存》。

接下來比方說我要做《茶花女》,那我想找誰呢?這個茶花女應該跟誰可以產生化 學變化?對我而言,這真的是創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時候或許有些媒體或評論認為,我的作品很商業,因為都和明星合作。但我真的覺得,商不商業並不在於有 沒有這些卡司,而是要看大眾如何認知這個卡司對他們所產生的吸引力,與這些卡司本身可帶來的驚喜。

5. 嚮往與團隊的合作關係,就像一家人般的生活

嚴:
就你以往的作品來看,很少看到一個明星主演,跟你合作超過一部作品、一路跟著你的,王耀慶好像卻是其中的例外。跟您從合作《水滸傳》開始到現在,已經是第五個作品,就一個演員而言,耀慶對你來說,他可以帶給你什麼樣的驚喜、還是有什麼地方特別吸引你?

林:
其實跟我一直合作的還有班班(彭浩秦)、英杰、天葳、旻學、恭銘、佳雯等等《包法利夫人們》的班底演員,只不過他們的知名度沒有那麼高,所以大家沒有問同樣的問題。

基 本上我是很喜歡跟同一個團隊、同一個班底工作的,我很嚮往能跟他們像一家人般的生活。而你說到耀慶,我想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常常在看耀慶的時候,我都覺得, 我還沒有讓他做到他做得最好的東西,我每次都覺得有下一部應該會讓他更有所發揮,並不是說那部戲不好,而是他的可能性相當的多。

6.耀慶是不同時間點的太陽,隨著光線變化,讓人看到不同的風景

林:
打 個比方,他就好像是不同時間點的太陽。這個太陽在7點鐘、8點鐘、9點鐘、12點鐘,不同的光線變化,可以讓人看到不同的風景一樣。所以即便已經合作五 部,我還是會想繼續和他合作下去。而且更有趣的地方是,耀慶跟不同的對手合作時,他還可以是那個不同時間的太陽。所以耀慶是個隨著不同情節、不同故事與不 同組合,而在舞台上呈現出多樣風貌的演員。

當然其他的演員,比如說依晨、Gigi、心潔、奶茶、吳彥祖等等,通通我都很希 望有一天,是不是等我到80歲大壽的時候他們都來,然後我們再做一出戲(笑)。我真的覺得,短短一部戲,都只是一個開始。很多導演喜歡跟同樣的演員一再合 作,其實也就是覺得還沒有到曲終人散的時候。

7. 舞臺設計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就是整個演出的基礎

嚴:
怎么样的想法让舞台就是一个样品屋?这个舞台景观是刚开始构思这出戏的时候就已經決定的吗?

林:
對 我來說,每一出戲的舞臺設計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直接幫戲打下最重要的柱子,它就是基礎。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構思,就蓋一個房子在舞臺上。然後是一個尺寸比 較小、可以放在轉盤上,可以轉動的。但後來,由於不太信任我們目前的資源可以做到十全十美,於是我們更動了想法,把它變成現在在舞臺上可以拆搭房子的做法 ――現在回想,我非常高興是這個作法。

這個房子的概念,最早最早發生在《生活與生存》的最後一場演出結束後,整個劇場都清 空了,我看著工人們正在進行拆臺,我就跟張姐說,我們能不能做一部戲,一開場就是拆佈景的,待它拆完之後,這部戲就演完了。因為我覺得拆景非常好看。但是 當然它存在著實際上的實踐困難――不可能每天都把舞台整個搭好又拆、拆完又搭。於是這一次,我嘗試使用一個象徵的手法,所以現在這個舞台,它是有限度地隨 著演出而產生佈景的變化,同時又符合主題――建築。換言之,它是一個折衷的辦法:呼應主題跟設計――形式就是內容――這樣的合二為一。

8. 獨白是看一個人如何去自圓其說,藉此觀眾更能面對自己、看懂自己

嚴:
句中大量的臺詞,並不像刻板印象話劇裏的「對話」方式,而是以類似自言自語的方式處理。怎麼會用這種手法?
林:
使 用大量的獨白,其實從《半生緣》就開始是這樣了。容我作個比方,當時我在做《生活與生存》時,我一開始就知道,我絕對不要看見一個辦公室――一個那種大家 刻板印象裡辦公室的佈景。佈景,不能只是一個佈景,這個佈景必須也要幫助這個戲發聲。所以後來我們使用了樓梯――存在著不言而喻的暗示:人人都想往上爬、 但是往上爬的人最終也得走下來。

而獨白就跟佈景一樣,如何傳達臺詞,就像我們去看京戲,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在講他心裏的事 情,也就是「全盤托出」。其中可以讓觀眾可以看得那麼樂的原因,我在想,會不會其實我們不只是在聽他講的,我們還在聽他沒有講的,我們更在聽他如何去把他 這些已經講了的東西、講成他現在這樣的說法。

獨白對我來說,並不是要交代人物的心情。獨白是看一個人如何去自圓其說。所以 觀眾在看獨白的時候,其實是在扮演上帝的角色。通過獨白,觀眾開始瞭解這個人的困境、矛盾、盲點,諸如此類。而且必須用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 經歷,來跟劇中人相對照。我希望觀眾能通過獨白,更多地面對自己,而不是永遠只把自己投影成為一些外在物,在看完別人東家長、西家短的故事後,就只會拍拍 手說:今天看了一個不錯的戲。

9.原本單純的快樂,消逝在N種身分、N組密碼與N個沒有自己的自己

嚴:
所以換言之,如果將「我」作為一個母體――「我是什麼?」或者「我在哪里?」――在您的作品裏面,其實從很早以前就一直都存在、即便不是核心的命題,但是其實一直存在,可以如此解釋嗎?
林:
這 跟每個人都帶著一個「我」來生活是一樣的,但在我與主流之間,恰恰有著這樣的衝突與差異吧(笑)。當世界文明發展到現在,所帶給我們的,就是借著科技的發 達來把「我」切割成,在我想要什麼時候兜出一個什麼的「我」,都可以。換言之,「我」不需要去面對一個完整的自己。也就是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我 今天想要得到什麼,我就拿上什麼樣面具,然後我就去做這件事情。在達到目的後,我又可以把自己變成是另外一個身份,用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面向去完成我想完 成的東西。比如說《無間道》、《盜夢空間》,這些電影在談的,不就是我們有辦法通過分裂跟切割,讓自己不要被一個「我」綁死。然後,我們以為可以把我們很 多的煩惱或痛苦,通過切割的方式把它們消匿掉。

於是這樣的風氣,通過更進步的科技、更多的文化產品,讓更多的年輕一代覺 得,人生本來就是如此。而在原本沒有這種氛圍的時代裏的那些快樂,原本是比較簡單可以達到的。但是因為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幫自己設定了89個身份,我們有不 知道多少個密碼,然後我們不知道要爭取多少個本來跟自己完全沒有關係的一些所謂快樂與幸福,接著我們都變成很複雜、很複雜――就好像在好久沒有收拾整理的 家裏,你要去找一件衣服或一本書,你就是找不到,於是你再去買一本、你再去買一件。結果呢,有一天你就發現,不同的封面的同一本書,你已經買過80次了, 然後你就開始在生氣,你那些錢要不回來了。

我覺得現在很多現代人就是被各種各樣的包裝――從外而外的追求,弄得非常疲累。

10.「悲歡離合」本身就是一種陳腔濫調,它就是人生

嚴:
這次的演出裏面我們聽到了《你的眼睛》、《愛得精采》和可能是為了演出所寫的一首新歌《你的、我的》。談一下這三首歌曲與這一出戲的關係?與怎麼運用這些歌曲在你的作品裏?
林:
我 是個非常俗的人(笑)。「俗」的意思是說,我聽的東西通常都被認為檔次是很低的,就是一些歌詞是最直白的、曲調是最小曲或者是最芭樂的。對我來講,那些所 謂的「陳腔濫調」的背後,還是有某些真理。畢竟,「悲歡離合」本身就是一種陳腔濫調,它就是人生,很少人會為了一個很崇高或很神聖的理由,才會這樣悲歡離 合,不是嗎?反而因為太真實、或許太有道理,才會被講得太多,而成為陳腔濫調。而且我也期盼,觀眾可以通過一個過程去感受這些歌,其實並沒有大家認為那麼 爛,它其實還是好的。

上一次在做《男人與女人》的時候,我心中一直有一首歌《人間》,我很想用,但是大家都覺得不對,所以結果就沒有用上。但這次《你的眼睛》,其實是心潔建議的,我根本不認識這首歌,不像《生活與生存》的時候是我想到《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11.為演員而生的《你的眼睛》、為情節而生的《你的、我的》

林:
那 麼該怎麼用這首歌?來自於我其中一個演員,我打算讓他一開場第一個出現。我覺得觀眾如果光看他這個人,可能想像空間有限,於是我想讓觀眾先通過他的聲音, 來認知到這麼一個人的存在,接著等燈光一亮,再看到是他,起碼對他已經產生了一個關係。因為角色是個眼科醫生,歌詞應該要跟眼睛有關。心潔在旁邊一聽,就 建議了《你的眼睛》。在我聽了之後,我覺得真的很芭樂(笑)。不過很奇妙的,正因為它的煽情,所以觀眾似乎很快就可以進入某一種的情感狀況。而在聽多了很 多遍後,我發現歌詞裏有四個字與這部戲的精神是很一致的――就是「相依為命」。說到底,劇中女主角寶貝覺得她在追求的不也就是一個可以跟她相依為命的人 嗎?我們何嘗不一樣呢?

《你的、我的》這首歌,有一點像我在做《水滸傳》裏的某一場戲,當時就覺得或許可以來一個音樂劇的 小單元?但音樂劇是什麼?我常常覺得它不能複雜、它必須用一種最簡單白話的方法,讓觀眾可以立即跳進那些歌曲裏面的情感。於是透過我們音樂總監(陳建騏) 的手,就出現了:女人們在唱「所有男人都是一樣的」,同時也讓男人們唱「所有女人都是一樣的」。而這次我又故技重施,我說劇本裏面有這麼一段戲:跟這個男 朋友分手後,女主角在收拾行李時,其實她心裡很拿不定主意,不知到底應該拿走什麼、不拿走什麼――畢竟情侶真的最矛盾之處就在於把藕斷絲連變成一刀來切 ――如果把這個心情,用簡單的幾句話、配上音樂,讓它變成一首歌呈現出來會是如何?於是產生了這歌《你的、我的》。

12.不是關懷、而是存在批評的《20 30 40》

林:
《20 30 40》是本來劇本裏就有的。張姐在寫劇本時,在那個片刻,她突然覺得這首歌很合她想要的畫面;但她也告訴我,如果你覺得不適合的話,就不要用。而我的覺得 是,戲從開演一直講話、講話、講到那一場時,如果有一個音樂或一首歌,也是蠻能夠帶來不同的氛圍,就像是黑夜過了、白天就來了。不過在第一版演出時,我們 還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消化這首歌。

這和《生活與生存》時所用的《其實你不懂我的心》那首歌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其實你不懂 我的心》很能夠馬上變成一種氛圍,光閉上眼睛去聆聽,就已經覺得:那個人所指的對象是自己,因為所提供的是一種關懷。但是《20 30 40》呢?即便明明講就的是你,你也會說:這不是我,因為它存在一種批評。因此,若不經處理,直接把它當成是氛圍來呈現,不僅觀眾進不去,可能連演員也進 不去。畢竟這首歌,與這一票演員的年齡段、和他們現在生活的追求,是有落差的。

因此除了音樂本身的節拍,有所調整之外,張 姐在修過的劇本裏,也增加了一小段戲來敘說,摩西在家裏的寂寞與放不開。原因來自使命感太大的同時,也可以說使命感變成是他逃避的藉口。因此我嘗試把那首 歌的歌詞套進這場戲,讓代表摩西內心的能量的工人,用一種好像跟他對話提醒的方式,把那些歌詞穿插在建築師跟他管家之間的對話,並待整段戲到了總結的時 候,這首歌才整首被唱出來。我猜想,觀眾以為那些真是臺詞,是等到這首歌最後亮相時,才水落石出,知道說原來有個玄機在裏面。

13.現在、過去與未來,化身「城市三部曲」

嚴:
作為城市三部曲的最終章,你覺得《遠大前程》與前兩部的連續性、差異性為何?
林:
其 實一直這都不是我的Idea,而是我的戲劇顧問在聊第三部時,他才說,這其實是個三部曲。我的戲劇顧問非常地敏銳,他說《生活與生存》所講的是上班族―― 其中最好玩就是,大部分上班族都十分在意――什麼時候下班?而之所以在意與重要,就是因為他們覺得,他們出賣了自己的時間、出賣了生命裏重要的時光,甚至 是寶貴的機會。機會很重要,所以要把握,因此在這部戲裏談了很多權利之間的較勁與角力,都是發生在當下與現在的。

然後是 《男人與女人》。每個人其實一生下來,除了生理性別外,應當也有個情感性別,且後者本來就不會只是單一的。但是社會造成了如此的「單一」:如果生理是男 的、就只能是男的,變成他只能壓抑,如此一來也就造成很多他在別人相處時,無法填補一些空虛。因此社會化其實造成很多的社會病,當然並不是我們應該要像野 人般生活著,但理論上我們應要與時俱進,而不是一昧以舊有的傳統,不斷套在現代人的身上――這個傳統的部分造成男人與女人在期待上、在自我價值觀上,都有 很多的枷鎖,不但沒有打破,反而越來越沉重。所以它是關於過去的。

現在到了《遠大前程》,很明顯就在名稱上,但我覺得這個 名稱本身是個反諷――因為現代人根本沒有前程可言――如果他沒有錢、沒有房子。所以在沒有前程的時代去談前程,一個要談什麼叫沒有未來的未來。因此三部關 於過去、現在、未來的東西,都是造成現代人充滿焦慮、彷徨,然後很不開心的原因所在。

14.期待張姐再出手,重寫《男人與女人》

嚴:
當您現在回頭看這三部曲,是否想過,如果現在再做《生活與生存》,或是《男人與女人》,會想重做些什麼或者是想要改變它什麼嗎?

林:
純 粹從一個作者論的觀點,我希望張姐可以把《男人與女人》重新再寫一遍,那麼這個三部曲就是完整、是她的。我也是她的一個粉絲,而且我覺得,張艾嘉在三年裏 寫了兩個劇本,其實也不差這一個了(笑)。我想《男人與女人》,她也有很多她的想法,所以我一直希望這三部曲對她來講是有意義。張姐她本身現在好像有答應 我,她也說,她已經看到《男人與女人》如果要改的話,她會從什麼地方下手。我聽了她提的切入點,那真的是很她的風格。因為她看故事、她看戲劇,就有她的一 個跟我很不一樣的一個觀點――對我來說是很好的學習點。

另一方面,若從導演的這個角度來看,《男人與女人》是我排起來最接 近《水滸傳》跟《西遊記》、《包法利夫人》的一種「非常林奕華」風格。不太像《生活與生存》跟《遠大前程》,所以有一種不協調感。我想,張姐的劇本跟我自 己寫的,其中最大差異在於,張姐很能夠提供給我很多,以往我在學校、或者我作為一個編劇所沒有的分析劇本的練習。所以,排她的戲最好玩就是,她把明珠藏在 哪里,不見得說我每次都可以很快地找出來;有時候可以是在跟她玩捉迷藏。所以我是很期待可以重做《男人與女人》。

15期待會一直遇到不同的人――像一個島或一個城市,我願意從船上走下來

嚴:
換句話說,城市三部曲某一個程度上,可以看到張艾嘉小姐出現在你的創作歷程裏,包括她的風格、她的劇本等等。這幾年跟她的合作會影響到你接下來的計畫、或者接下來的做戲風格嗎?
林:
我其實一直都被我的編劇影響著,也一直被我的合作團隊影響著,因為我是一個表面上好像主觀意識很強,但是我自己感覺上,我知道我要什麼,所以當那些東西有我所要的東西的時候,我其實就會順著而去、甚至有時候會配合,因此從80年代一直做到現在,我覺得我都有在轉變。

有 點像是,一直從一條船、再到一條船,再到另一條船。譬如說與胡恩威合作時、我會怎麼配合胡恩威,跟立華合作時、我也怎麼與立華配合,諸如此類。所以我很期 待我會一直遇到不同的人――像一個島或一個城市,我願意從船上走下來,然後上去逛、甚至住一下,我希望是這樣子。就好像我說我的人生一樣,其實主動被動都 會發生,而張姐所帶給我很好的影響,就是我終於有機會除了《半生緣》之外,學習到如何通過文學劇本去工作。然後繼續學習著與演員工作、結合我自己對導演的 理念,跟ㄧ個經驗如此豐富的電影人,一起工作,透過劇本的提升而讓這些戲的價值可以更為長久。

16. 不同的計畫始終還是離不開、與探討「什麼是我」有關

嚴:
對於接下來的作品,在報章雜誌上提到,可能有一個計畫想做《紅樓夢》,或者想做《朋友與敵人》或者是《茶花女》。關於這些你現在有沒有什麼初步的構思或者是想法?
林:
有 時候我會先從人開始,有時候我會先從概念開始,所以這三個案子其實都是不一樣的。《朋友與敵人》最早來自於當時在排《男人與女人》時,我突然看見一個東西 ――當演員在玩遊戲時所散發出來的那種活潑,其實是非常青春的。很多人以為交友最重要的年齡是年輕,但年輕的時候所找尋的一種相伴,卻不見得一定會彼此瞭 解。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20歲開始覺得朋友就是我的家人,到今天我才發現,其實有很多美麗的誤會在當時。從裏裏外外這樣的角度來看《朋友與敵人》,我 想這個戲很合適一群年輕演員來演,有點像《包法利夫人們》那樣的戲;但我也可以只讓兩個人來演,所以我要怎麼選擇?我現在還沒有辦法下結論。

然 後《茶花女》呢?我其實想通過《茶花女》把「大牌時代」的概念放進去,明明是那麼古典的文學,但它所討論的議題,的的確確還在今日的社會上發生。所以,我 思索的是,我該如何使用這樣的一件老衣服,把它變成是大家現在穿上它,就能看見自己呢?第三個是《紅樓夢》。對我來說,我從不覺得我自己活過《水滸傳》、 也不覺得自己活過《西遊記》,但是我覺得我有活過某一個程度上的《紅樓夢》。我活過的《紅樓夢》與名著《紅樓夢》有很多接近的地方,比如說,我對女性的感 覺、對生命的一些啟悟,我對存在的、價值的一些忽然抽離又忽然投入的感受,諸如此類。所以我想做《紅樓夢》的起因,或許正來自,想把自己的人生與它產生一 種對照和對話吧。

在我看來,不同的計畫始終還是離不開、與「什麼是我」有關係。《茶花女》裏面可能要談得是:什麼樣的時 代,建立一個怎麼樣的我;在《朋友與敵人》裏,就是我們常常在歡迎朋友、逃避敵人,但是我們是否思索過、其實這一體兩面都是我?也就是,我自己既是自己的 朋友、也是敵人。而《紅樓夢》,可說是一個更為全面、更哲學性思考的一個關於「我」的命題。

Parachutes - Coldplay

sometimes, you just need 47 seconds of good music.
Nothing more, nothing less. Everything is there.
and I think of you every time I heard this, A.

2010-11-12

炎胃腸
意外總會發生。
就像,有些戀愛總是平靜地意外來臨。

在默默耕耘,不,那不是默默地
而是在努力的爭取更多支持。

一切的步伐,不緩不急。
我願意等待,背上這個鎖

Because,
Y
for you I bleed myself dry.

self-portrait


今天陽光很好,
趁機會嘗試影一些 self-portrait.
因為 photomedia 的功課是要做一輯有關自己的攝影。


其實影了很多。
就當作是練習一下人像。

2010-11-10

To the future 2

One Step Closer.

0.8x 的生活

「文字實驗」已告一段落。雖然實驗文字系列還沒有完結,但是最近的創作開始和生活有關。而且,都是和放慢生活有關。

這陣子都沒有太大的動力去寫時事等的評論,反而我更關注的是有關城市的生活的問題。和自己的讀的科目不無關係,Modernity / Urbanism 等等的字眼反覆地出現。無疑,我是被這兩者吸引著的,而生活也無法擺脫這兩者。無法擺脫,不等於不能反思。越來越發覺,城市人的生活是充滿著自相矛盾的。無論是有錢抑或是基層,都無法快樂。城市的生活是注定如此嗎?


城市的問題,在文化研究出現了以後,多了很多的討論。我不是專家,也不打算提出什麼的新的學說去解釋現象。我希望的,是提出一種新的生活態度。

「0.8x 的生活 」是我這幾個星期沈澱下來以後,想到的一個命題。打算跟友人合作,搞一個創作的平台,也會以此為題(雖然還只是在構思階段。)那是某一天,我忘記了是走在哪裡,好像是香港站的電梯旁,看著人們在急步走過,忽發奇想,若某天我決定以正常的0.8倍的速度去生活,會怎樣呢?因此就有了 0.8x 這一篇。

後來,不斷的思考這一個 0.8x。它給了我很多的啟發,而且,作為一個名字看起來也很不錯。

0.8x 的生活,由這一天開始。不過諷刺的是,我接下來的功課和工作都很多。要 0.8x 不是易事,但是,人生本來就不是一件易事。希望這個 0.8x 會成為一點甚麼。


20101110

To the future

One Step Further.

2010-11-09

太不真實

我的問題是我太過不真實了
好像是某種虛假的東西一般
把情感抽離只餘下冰冷的理智
但風暴卻在內裡慢慢形成

那是孤立了的情感
被團團的包住
習慣了自我的孤立
擁抱孤獨但是又偶爾害怕寂寞。
人總是自相矛盾的,對吧?

2010-11-07

尋找街角

拿著你的眼睛
尋找街角上的枯葉和綠化了的石屎
一個被孤立了的社區

左看,右看
還要向上看
看到了天空的灰

拿著我的眼睛
尋找街角的消防喉。那是藍色,不單是紅色的。
星期天的下午,沒有人來人往

二十五度的氣溫
二時五十分的陽光
以樹為名的街角

雖然還沒有到未來
但已經懷念。
因為沒有生活的城市會來到這裡。

We

We.

2010-11-05

2-seconds Delayed Shutter Project 1














 

















以上是一個我最近忽發奇想的攝影系列
我稱之為 2-seconds Delayed Shutter Project.
拿著我的相機,用了延遲兩秒的快門,在街道上走過時不斷地拍照,
所得出來的,是一大堆沒有準確對焦也沒有主題可言的照片.
不! 其實,那是有主題的.
主題就是 Deferral / 延遲.
我對於城市的感觀,就是一切都要立刻做到
為了對抗這種緊湊的生活模式,我只好透過延遲快門來帶出這個主題.
一個延遲了的快門,得出一張又一張意外的照片.
其實,在這個一切都是即時的城市當中,
我們看到的一切,又竟和延遲了的快門那樣相似.

這個系列, 我想,我會在下一次提交出來.

Green, as it is in the City.

















It's green.
It is green. It was green.
It won't be green.

Reciprocated.

whatmattersisreciprocation.
noitacorpicersisrettamtahw.

of the three syllables that were not pronounced, yet.

口不對心

最近都很口不對心。
明明決定了什麼,
口裡卻說著另一回事。

A 你知道嗎?
口不對心是一種病
就像失語症一般。

我看著時間的流逝。
卻不敢移動。
原稿紙上,卻少了很多空白。

2010-11-04

A

清楚不等於免疫
用間尺量度鉛塊的重量
完美的
假象
還是真實的?
我無法分辨,因為
不能既是清醒的又是不清醒的。

不。
我不是不能分辨。
只是我不敢。
因為我想擁抱的是幻象嗎?
明明有真實的不要
那真的,真的很可笑。

其實我明白
只是我怕
我把硬幣的字當作公仔
然後要自己從一個白黑的世界跳回黑白的世界。

記一段表面平靜的時光。
A.

2010-11-03

Essay In love

是日
「意外」地買了 Alain De Botton 的 Essay in Love.

清醒和不清醒是可以同時存在嗎?

2010-11-01

"i"

iPhone iPad iPod iSquare iHome
全都是以 I 為首的東西
但是有自我嗎?
有「我」嗎?

今天起
原稿紙跟原子筆
會與我一起渡過接下來的一年。
最不為人知的
最私密的
最內心的
都會在一個又一個的方格中
若隱若現

孤獨六講

最近開始了看蔣勳的<孤獨六講>,雖然還是只在看第一章,已經有很多地方感受得到作者所寫的東西。

從小起,已經不是那種「入群」的小孩。在小學時期已經如此。小時候,看的漫畫是蔡志忠的<漫畫莊子>等等。影響最深的也是這本。大概因為從小就接觸莊子的哲學之緣故,對於很多很多的事情,也就會抱有某種開放的態度。那樣潛伏著的哲學的認知,一直上到了大學也沒有再被發掘。雖說有時候會寫大篇大篇的文章,但也只限於一些個人的想法,而且比較側重於愛情吧?大概因為那是自己最不懂得處理的一環。

直到現在,讀視覺文化研究,接觸大量的現代哲學;有幸認識林奕華等人,才發覺,小時候的那些讀物,好像伏線一般現在有其用處。提到莊子的原因是,蔣勳在第一章就已經提到了他。蔣勳認為孤獨是必須的。因為我們都需要一些獨處的空間,以明白自己是怎樣的人。

而向林奕華說起這本書的,是楊祐寧,他說這其中一章談到的,跟<遠大前程>中的他演的摩西很像。

而我,又是如何地從摩西這個角色中,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許應該說,我明白摩西,因此我其實也明白我自己。我也許早就明白,孤獨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對我來說我不認為是很壞的事。而跟摩西相似的,是我也好像找到了一個謬斯。結局會不會像<遠>的一劇,我也不太知道。至少,我現在要處理的,是如何重新認識孤獨。以及如何可以把理想帶來現實當中。

情欲孤獨,是<孤獨六講>的第一章。這方面,我還是未看透,從來就不是一個善於面對愛情的人,不過有關革命的孤獨,我也許已經明白了一點甚麼。

2010-10-30

原來

一直以來最不清楚自己想怎樣的,是自己。
在其他的方面也許開始找到了方向
唯獨在這一環,我不斷地自相矛盾
不斷地掙扎
Cannot live without 和 Can live with 是兩回事。
其他人眼裡早已看見,
我是水瓶中的水。
只是我還沒有勇氣承認
還以為是冰塊
其實,早在盛夏還沒有來到以前
就被融化盛載。

0.8x

0.8x 的生活
慢了兩拍也不要緊

2010-10-28

黑色























洗之不褪的黑色
每天都要被沾上
那是一種出賣了靈魂的黑

G and F

It grows.
and it fades.


彼長,此消


摩西。


Either A , or B.


It's all in my mind only, perhaps.

2010-10-26

untitled

這樣下去
說不定有一天會瘋掉
或是自殺身亡

無法讓自己變成一片
可以無瑕地嵌進去的拼圖

我恐懼的,不是死亡
而是怕因死亡而令某種意念少了一個傳承的點

Dancing hands pa pamericano (baile de manos)

很有趣!而且很喜歡背景的圖 =)

恐怖

太恐怖了

越知道得多,越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沒有生活,也無法生活的城市。

這裡有的,是七百萬個齒輪。

那是一種很恐怖的狀況。怎麼我們的社會,會讓社會裡的人都變成了不是自己的人。

出賣了自己以換取一個並不怎麼快樂的假象。

我們不覺得那是很有問題的嗎?

最恐怖的是,那是有著極完美的防衛的一種制度。

不需要獨裁者,也不需要暴力。

被支配者甚至樂於捍衛這種制度。

你有看過奴隸在捍衛奴隸制度嗎?

我們就是身處在這樣的一個社會。

最令人感到絕望的是

我們都心甘情願地放棄了自我,換上了那並不怎麼快樂的假象。

很傷心。
這個城市好像總不會得到幸福。
那是宿命?
挑戰大趨勢會是成功還是失敗?

我想集合我們的力量
為這個世界做點甚麼。

你相信嗎?
我相信你。

前面會怎樣只有走到前面才知道。


20101025

2010-10-25

無題之六

一面按
一面看
平面中的倒影
專心的你在看著發光平面
一心二用
一面看一面按
不知道是外面的畫面,還是反映著的畫面
吸引著我的目光

那是一個有關幸福的故事
-----------------

有關
百力支
待在那裡超過六小時的可樂罐
一瓶不冷不熱的水
沒有燈但有冷氣的細小空間
一本名為 Ways of Seeing ,深奧的書。
左手扭曲地放在←↑↓→
其實只會用到↓→
奇怪味道的微笑
----------------

暫時無法定義
但是相信我
Endlessly
My muse.

無題之五.

城市。
時間。
鎖。和街招。

回家的路上
紅色移動的鐵箱
 我可以,給你內容嗎?

 左手有點痠。
提早出現了的「我等你」
就讓該發生的發生吧。

2010-10-23

記一次合作

很多的 blank
都抓不準確
辜負了一個又一個的字
心有靈犀
被看穿了的節奏

有八成裝出來兩成真實的緊張
其實是用來替自己穩定下來。

不要再讓老鼠跑出來嚇人

像個礦工一般
但,
幸好有你在。

2010-10-22

無題之四

一句又一句
按下去
時機也許有點不對
其實,我也有很多句
只是,沒有時機
也沒有勇氣
其實,老早就已豁出去
就,只差那一句。

2010-10-21

無題之三

需要的不是一個 break
把四份paper,三個presentation完成。
一份 project 和一份作品。
要排列優先次序總會教某些人或事物傷心
除非,我可以做到分身

無題之二

不見天日的躲在冰箱
二人看著那小小的窗

決定了要戒除一種癮
取而代之也許另一種

被某種冷包圍著的熱
好像
感受
了解
努力不讓自己的火熄滅。

2010-10-19

無題

是啟發。
比有些事情更
重要

超越
極限。
也超越一切的模式。

沒有存在的名詞可以描述

也就是沒有了定義的界限。

2010-10-18

文化差異

「出外靠朋友」是我昨晚在上海的一間旅館中的那位看更叔叔說的。那時候,他正為我的朋友說可以幫忙叫一輛計程車在早上來到酒店(因為朋友要很早很早的到機場)那位熱情的看更叔叔,還把酒店的卡片給我們,說若我們迷路了可以打回酒店找人幫忙。

而今早我過機場的時候,我拜託了他給我叫計程車,他還替我把行李拿上的士。那種友好的態度,你們或許會覺得,那是他的工作的關係吧?可是,你們並沒有在現場。我可以感受到的,是出自一種真性情的表現。

「出 外靠朋友」,他說完了以後,說他朝來香港的話,我們也是會同樣的招待他們。這一句話,讓我想起了早陣子有關內地遊港團的導遊。更 precisely ,是想起內地遊客來講的經歷。當然,我不是說我們到內地每一個地方也會受到這種熱情的招待,也許更多時候會被騙。但是那一刻那個看更叔叔的熱情教我感到有 一點點的慚愧。那一種感覺單純的好客熱情。剛好這兩天跟在上海世博團的那些香港的年輕人談到,有關山區的一些經歷,更讓我思考很多很多有關這種差異的事。

那 是一種文化上的差異吧?但是,是甚麼的文化之間的差異呢?是內地跟香港?也不算是吧?總不能見到一個好的例子就可以以偏概全。我感覺那是種沒有太強地域性 的一種文化。那是一種可以在很多不同地方也會找到的,我姑且,稱之為農鄉的文化吧?而我們抱有的,則是城市人的文化吧?

世博會,以至我現在所留意的焦點--城市。都是在說城市會給人們一個更好的生活模式。昨天的談話和經歷,讓我反思了,究竟城市可以令甚麼人的生活更美好。怎樣的城市,才會讓人的生活更美好?

城市,跟農鄉之間的文化差異,使得兩者之中的人都嚮往對方的文化。為什麼我們會隱性地覺得兩者是對立的?沒有一種可以實現兩種文化共存的可能性嗎?


20101018

2010-10-10

實驗文字六十五 / 片段練習二

右手抓緊但食指放鬆
左手托著,逆時針扭轉74.5度
食指輕輕向下按,等待
15 米外的物件被三個紅色的方形抓住

視點變得清晰
再等待一下,屏息靜氣。
腦裡思考著,感受著這一切
深呼吸,然後慢慢地呼氣
在呼到三分一的時候
果斷地,但又動作細微地
讓食指像蘋果因地心吸力而掉下一般
簡單,清脆,而又意味深遠,具啟發性地
按下去。
時間靜止
食指放鬆。
果斷地按下
沒有抖震
呼氣呼到三分一然後按下去。
不是三分之二
是三分之一
也許,一半也可以吧?

20101010

2010-10-06

實驗文字六十四

不斷的打轉,迴旋
循環。
終點也是起點
已經無法被追溯的源頭,因此
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

不,只是源頭被掩埋了

沒法被滿足,一個惡夢。
也是一個美夢
時間沒有流逝
一切卻都被吞噬

不,是我們自己吞噬了自己


20101006

記消費主義社會的一面

2010-10-05

有關 public space 二

在第一篇談有關 public space 的文章中,我批評香港人的不主動是導致我們 public space 減少的原因之一,並指出指責公共空間被菲傭等佔用一說實在有欠水準。而此文則要還港人一口氣,並給大家一個更全面的,有關香港的公共空間的概念。

上 文的重點放在 Henri Lefebvre 中那個空間三元論中的空間實踐(spatial practice)一環,其實spatial practice 也被稱為 perceived space。因為這是有關空間的實踐是否被看見的。換過說法,就是我們如何看一個空間會影響我們如何運用那一個空間。因此,塑造 social space 的這種力量,也就是關乎我們如何去看 (perceive) 一個空間。

那我們如何看一個空間,除了我們有主 動權以及,空間如何被呈現也會影響著。城市的空間往往是一種 representation,是有權力者呈現他們對空間的規劃的地方,因此大部份都 social space 都是被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這一種力量所支配著。而 spatial practice 有時候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唯有屈從其下。Representation of space 也被稱為 conceived space,因為這是關係到權力者如何想像/創造/規劃空間。

但我們一定要謹記,切勿把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妖魔化了。 Lefebvre 在設定這個三元論時雖有提到,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是有著主導的地位,但是不代表這種力量是壞的。只要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這力量背後有著一個以人為本,平衡到各方的規劃時,那麼 social space 的塑造是不會有問題的。問題只會出現於當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沒有一個優良的意識形態時。而香港的情況就是後者。

問題出現於何時呢? 或許有人會認為是特區政府等的問題,其實在早在殖民統治期間,已埋下這伏線。因為殖民統治期間,香港的土地被視作 commodities 而非空間來發展。因此,發展商在發展空間時考量的不是空間的運用是否切合當地市民的生活,而是如何謀取最大利益。巨型的住宅商場的混合體,如沙田新城市廣 場,早在80 年代至 90 年代出現。封閉且有冷氣的空間,加上無數的天橋網絡連接鄰近商場住宅,扼殺街道以及摧毀街道景觀,不只是特區政府的錯,港英政府的高地價政策也出了一分 力。如果在討論香港的空間發展時要記特區政府一個小過的話,那麼港英政府也得記上一個大過。

當然,消費主義的興起也直接影 響到空間的運用方式。由於消費主義能夠自我製造新的需求,因此必然地成為發展商的美夢:更多的商場去推動消費主義,把它們都變成搖錢樹。傳統的消費模式被 取代以後,representation of space 就有著更dominant 的地位。

說到底,即使 social space 的塑造很大程度上由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來決定,但是作為 consumer / citizen / space users ,我們還是有一定程度的責任。假使我們會問問題,會意識到如何運用空間是一個屬於我們應該問的問題,也是我們應有的權利和責任的話,我們應該早就會對此表 達意見,並參與塑造空間。但是我們(以及我們的上一代)也沒有這樣做。維持著空間三元論中三種力量的平衡的,包括了我們每一個市民,在那天我們決定不就這 些事情發聲,不為塑造空間負責的同時,representation of space 就自然地會把我們放棄了的權利侵蝕。

因 此,我們在指責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 即政府/發展商 -- 的同時,那些指責其實也指向了自己:因為當日我們放棄維護這些權力,今天我們就要面對這個惡果。希望各位在婉惜 public space 日漸稀少的同時,把嘆息的力轉化為對抗的力量。對抗者,不一定說是要搶鐵馬,怒罵高官和奸商;對抗者,可以是主動構成一種新的 spatial practice;可以是透過改變消費模式來迫使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要轉向;可以是令更多人提高空間意識等等。

有關public space / social space 的暫時就寫到這裡。當中有很多很多是馬國明在課堂上的討論。上他的課實在是一個很好的決定!


20101004

2010-10-03

公共空間 public space

我總是關注著 public space 這個題目。由 Park(ing) Day 到讀的科目也是有關 public space。在大學中,有很多來自香港的學生認為,香港的公共空間很少,而且都是被 "domestic helper, commercial promotion" 等等用掉,香港人根本不能夠享用公共空間。

對於這一種看法,很抱歉,我是不敢苟同。把香港的公共空 間的不足,和家傭在週日的所謂佔據公共空間是一個非常沒有水準的看法。公共空間者,屬於公共也。而這種排除家傭作為「公共」的一份子的行為,充分表現出香 港人的歧視心態。同時,我也十分質疑,就算香港有無限的公共空間,也不見得香港的市民都一定會好好運用。我們太忙於逛商場,忙於蜂擁地到知名食店排隊,忙 於唱K,就算有公共空間,也沒有「時間」去善用。

空間的運用,對於香港人來說是不應該是一件陌生的事物。七、八十年代的香 港人,由於居住環境狹窄的關係,很會善用空間。而公共空間的運用,也較多姿多采。公園不需要有任何的界線,只要是在樓下的一片空地,對於小孩來說就是一個 公園,成年人也可隨意休憩。無可否認,造成我們越來越不能善用空間的,非政府以及發展商莫屬。這是有關於空間的運用的權力競爭。政府/發展商有權塑造空 間,他們決定了一切的佈局,空間的間格,而背後一定帶有某種計劃。(這當然反映了他們所抱有的哲學/思考模式)。在 social space 的討論中, Henri Lefebvre 把這種力量稱為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而空間如 何被運用,同樣也取決於一般公眾如何使用空間。而使用空間的,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所有常規的活動,不論是生產還是休憩,我們如何使用一個空間也會塑造一個怎 樣的空間。舉例說,本來沒有路的一些草地,會因為我們覺得這個路線走得比較快,而形成了一條路。Lefebvre 把之稱為 spatial practice

第三種 Lefebvre 提出的,塑造 social space 的力量,是有關公民抗爭的,名為 representational space,此文不作詳述,例子就有皇后碼頭/天星碼頭。

Public space 其實我認為是一種 social space,而這很取決於我們如何去塑造空間。在投訴或指責家傭週日把公共空間佔據的各位,其實又有沒有參與塑造空間?還是我們都只是愛理不理,但是又看 不過那些家傭比我們更主動的塑造空間?在談公共空間的時候,我們第一件事要問的是,我們有否意識到我們有塑造空間的權力,而我們又有沒有善用這一種權力?

其實有沒有想像過,家傭們其實就是給我們做出一個示範:空間是可以被塑造的,是我們可以主動地運用的。而我們卻反而指責他們「佔據」公共空間。難道我們對於空間的認知,真的落後到一個如此不堪的地步?難怪政府/發展商可以為所欲為了。


20101003

Modernity 現代性

最近都在讀有關 modernity.不論是馬國明有關城市景觀的課,還是主科 Visual Culture theory 的課,都跟 modernity 有關係。

Modernity (現代性) 從來不是一樣簡單的東西,它跟現代化 (Modernization)不同。現代化指的大概是一個社會的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過程。Modernity 指的,卻更為複雜。

從Wikipedia 看到了 Anthony Giddens 有關 modernity 的簡短定義,(節錄自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dernity)

"...a shorthand term for modern society, or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Portrayed in more detail, it is associated with (1) a certain set of attitudes towards the world, the idea of the world as open to transformation, by human intervention; (2) a complex of economic institutions, especially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a market economy; (3) a certain range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including the nation-state and mass democracy. Largely as a result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modernity is vastly more dynamic than any previous type of social order. It is a society—more technically, a complex of institutions—which, unlike any preceding culture, lives in the future, rather than the past (Giddens 1998, 94)."

(雖然一般來說都不會用 wikipedia, 但是這一篇的source 應該很 reliable.)

其 中,(1) 所說的,是有關一個社會對於世界的看法以及態度能否開放地改變,而改變的源頭是來自人的。和我之前在某次的討論中,所提到的,modernity 就是一種有關我們如何去看待 tradition 以及我們如何 react to it 有點相似。在我看來,現代性一定得和傳統某程度上對立,否則我們根本不能比較出來。而這裡所說的傳統,並不是意指我們一定得對抗一切具有傳統的事物,如廟 會/粵劇/宗教儀式等等;傳統在這裡有著更形而上的定義:它是一種思考的模式,一種世界觀,一種無形的但又影響著人的東西。

傳統的思考模式,不論是東西方,也強調某程度的服從,這一種服從是沒有經過思考的,而在權力關係上,服從者往往是處於弱勢的。這一種體系是難以被改變的,亦 即是,this idea of the world is not open to transformation。那時候的人認知的世界就是當權者就是當權者而不太會受到任何的質疑/考驗;即使是改朝換代,人們所推翻的,並不是這一種對 世界及社會體系的認知,改變的也不是這一種體系的權力關係,而是權力轉手而已。

現代性(在理想的情況下)剛好相反,人對於 社會體系的權力關係總帶有善意的質疑,因此我們會透過很多不同的方法表達出這種意見,制度不再是能夠像傳統社會般沿用百年以上,而是被不斷的改造 (transform),權力關係不再是如傳統般的只有上而下,弱勢者也可以有某種影響到在上者的力量(縱使是非常有限)。現代性的社會,是一種被 destabilize 但是又維持著某種 equilibrium 的社會。

因此如 Giddens 所說。 Modernity 所指涉的現代社會,"is a society.... lives in the future, rather than the past." 而傳統社會就剛好相反,是一個 live in the past 的社會,因為它必須透過那個過去來維持社會的體系穩定。

把這一種 modernity 的概念帶到香港,就會看到香港其實是如何 traditional 的一個社會體系。即使是帶著一點 modernity 的痕跡,但是整個氛圍還是傾向於傳統多於現代性。

因此,說香港是一個沒有現代性的現代社會,並不為過。關鍵在於我們如何了解何謂現代性。


20101003

2010-09-25

實驗文字六十三
















從書櫃上想拿出<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市場,去死吧>掉了下來
桌上直徑 12 吋的時鐘
標誌著,凌晨一時三十四分四十秒
時間沒有停下來

我用感光元件和膠卷,囚禁著某一秒的時空
它卻有自我表達的欲望,和被解讀的自由
我忽爾明白
自由是不可能被囚禁的,如時間一樣

<市場,去死吧>輕靠著<戀人絮語>
好像沒有掉過下去似的
有點掛念<變態兒童樂園>

秒針輕柔地如你的頭髮
掃過了 2010 年 9 月 25 日凌晨 1 時 40 分 15 秒至 30 秒


20100925

2010-09-21

實驗文字六十二

悔不當初
一掌從 46.72 厘米的高空急速下降
可憐的 N 鍵,內傷不會立刻致命
直至某天終於撐不下去

一個沒有了 N 的鍵盤,就好像
一個沒辦法發出鼻音的人
一個無法聽到高音 D  的人
一個無法看見枯黃了的綠色的人

有那麼一點的不完美
但是不能像後面三者般繼續生活
                沒有了 N 的鍵盤
只有
                            等被
遺棄在梳化的底下

用著不太好用的鍵盤
感覺好像用一枝不好寫的筆
在作文


20100921

2010-09-20

Parking Date 後記

9月19日,在尖沙咀某一條內街,有一群年青人在鋪草地。真的草地,真的有泥,真的是綠色,嗅上去還很清新的草皮,一塊一塊地被放在預先放好的帆布上。



他們不是瘋子,他們是一群響應9月17日Park(ing) Day 的年青人。Park(ing) Day 是一個把公眾停車位,轉化為一個公園的活動。起源於 2005 年由三藩市的 Rebar 所發起的一次活動演變而成。 (http://parkingday.org/about-parking-day/)2009 年就有多達700個的自發團體響應。而香港今年則是第二年響應。

第一年是由香港大學建築系的幾位學生發起,而碰巧今年認識了其中一位成員,也就盡力參與其中了!看到照片覺得好像蠻簡單的,把一個停車位轉為公園,事實上我們各自也做了很多準備功夫呢。單是找泊車位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最重要的當然是草地!去年聽說是用假的草地氈,而今年發起人就大膽嘗試以真的草皮來鋪滿停車位!把綠色的草帶到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其他的道具,大多都是私伙帶來的,在45 分鐘左右的時間,就把一個停車位轉變成一個小型公園。



公眾停車位在香港我想,算是一個很珍貴的「資源」。事實上,空間本來在這地方就是很珍貴的資源,今次也蠻感激很多駕駛者沒有特別大的反應,這次的Parking Date 才可蠻順利的進行!過程中也有不少途人駐足觀看,可惜因為本來人比較多(而車位比想像中少)的緣故,未能有太多途人真的參與其中,這有點可惜。







Parking Date 後,想到了一點。平常我們的公園,也許也沒有這麼多人會聚在一起,倒是一個把停車位轉變成的公園,卻引來很多人的留意,以及待在那裡幾個小時。我在想的是,是甚麼令我們都好像不願到(康文署轄下的)公園呢?而我們今天在這個活動中,可以做到的,是不是在很多香港的公園也不能做到呢?

先說一說地方吧。今天我們的空間雖少,但是卻有一片草地,重要的是,任由我們坐下來享用空間。這一點雖說公園裡的草地要保養,不能總開放著,但是在外國的公園卻好像不怕這個問題(當然,氣候是否適宜養草也值得考慮);我會覺得,是因為政府不願花錢在這些真的可以供人享用的公共空間上,才會有一些好草地卻不能用,或是連草地也沒有了。

有了一個自由的空間,就有很多有趣的活動,如看書、彈結他等等。我覺得另一件重要的事,是自由度。很多公眾的公園都會有數不盡的限制,當然我不認為沒有限制才是好事,但是有時候也得多一點寬容度,而市民本身多一點自律的話也不會有問題吧。

總的來說,今天的 parking date很高興。雖然準備的不很充足(但也已經蠻吃力),但是能夠認識到一群很有趣的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待了一個下午,的確是難得的經驗。

要感謝很多人,為我們帶來了這一個別具意義的下午。
Thanks to Derk, Javian,Sheungyee, Nico, Sea, Gloria, Tommy, and more for making all these possible.

Thanks to Core, Thomson, Step, Myan, Tingting, Siuying, Manique, 豆, Sandy, Johnny, Cecilia, Grace for coming and join us in such a hot afternoon!

Thanks to all who I don't know your name but have helped in making these possible!

Thanks to the weather for not raining.

排名不分先後,而且可能有漏!!


20100920 凌晨
(功課都未做。就寫呢篇。)

2010-09-14

80後,你急甚麼?

今早林奕華談到,有關現在的80後,與及他們對有關權力的欲望。當時還沒有時間細想太多,現在也只是極其量,聽了他的講法以後,自己寫出一些感想。

作為一個80後出生的人,聽到林先生對現在的很多的所謂80後的舉動的批評,我是無從反駁。我想,即使是我願意相信這些人的心裡不是這樣想,但是他們的行動也告訴我,很多時候他們是為了要爭取立刻得到權力。爭取權力不是一個問題,因為隨著時間,權力終究會到達我們這一代的手上。問題是,「立刻」。

現在才二十多歲,這樣的年齡,應該做的是努力的吸收知識,充實自己的底子,打好根基。權力從來就是一個很重很重的負擔。連對自己的責任也不想付就把責任、錯誤推到別處的人,有承擔起權力的力嗎?連自己的情緒也不可以好好控制的人,又可以控制得了一大群人嗎?連我這樣的一個才疏學淺的80後,也不放心把自己表達意見的權力交給你們,你們又如何指望那些為爭取權力捱了幾十年的老一輩會交給你們?

我不反對爭取更多權利,我甚至覺得我們應該這樣做。但是我反對那些對自己沒有要求,卻又要得到權力的人,透過所謂的抗爭,擺出一個為所有人爭取甚麼的偉大姿態,這真的叫人反胃作嘔。以為自己讀過政治,讀過哲學就好像應該懂得這些,好像應該被給予應該有的權力。世界從來不是那麼簡單,權力在應該到你手的時候就會到你的手,至於甚麼時候是應該,是權力自己決定的,不是當權者,也不是你自己。

我也是一個想得到權力的人,但是我深知道,現在的我根本不配爭取任何的權力,因為我根本還沒有到那一個可以承擔起權力的地步。現在要做的,是令自己擁有那種力量。

最後不得不問一句:80後,你急甚麼?


20100914

2010-09-09

實驗文字六十一

空氣中傳來沒有回音的雷聲
帶來奇怪的欠缺感,
有點像欠缺了對話的二人組
只有一個人在獨白
隨之而來的,是世界末日式的雷雨

在頭頂的閃電
直截了當的提醒自己有關死亡

20100909

2010-09-08

實驗文字六十

帶著暴風雨身影的潮濕空氣
像某一股票的價值一樣停滯
我感到同樣的厭煩
從移動著的人造冬季中走進夏夜
迎接這因為某些原因拒絕移動的空氣
每一吋的皮膚也被水分包圍
像某日本品牌的洗面乳

同樣地
面對著因為某些原因拒絕移動的氛圍
總不能等待某種暴風雨來臨

20100908

實驗文字五十九

我在安靜地等待
讓沈澱物下降需要時間
就像順序念出英文字母;
就像倒過來背出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就像把風從A地帶到B地。

久違了的圓周率
讓我想起,沒有完美的圓
重點是我們如何嘗試背誦小數點後
三十個位的圓周率
從極限中尋求可以忍受的值

也許在沈澱物中
可以造成更接近圓美的完
也許要完
就要忍受著極限。

20100907

2010-09-05

實驗文字五十八

灰色天空中的洞帶著一種曖昧的白黃色
無法完全的降落像羽毛
想用指尖感受你的體溫
懸浮粒子擾亂了一切

空白一片
找不到相應的文字
像不是假期的星期天
像橋上看到的風景
像那一次看到的夕陽

找不到
是像放在書櫃深處的米蘭昆德拉
還是像中文字典找不到 elucidate 的意思?

把這個收藏起來
然後迷失

20100905

2010-09-03

從一堆文字中建立的詩

我在海灘與秘密的詩歌

見到眼睛忘記了染料

沙漏是慢動作打出拍子

我忘記關掉時間

鐘壞了然後黑暗

和弦對岸的決鬥

打火機嘗試點燃被拋棄留聲機

掛牆上月曆在說謊

他的秘密變遺言

(我們詩社8月29日活動中從字堆中建立起來的詩)
20100829

片段練習一

他側著頭,耳機中傳來歌曲的前奏。呆了一下後,右手順著腰插進褲袋,把那iPod Touch 拿了出來。

捲纏著的耳機線繞了一圈,他單手把 iPod touch 旋轉了兩圈理清了線,再熟練地接兩下鍵,看著彈出來了的音樂控制面板,看著那歌曲猶豫了半晌。

那是陳奕迅的<獨居動物>。

他看了一眼,其實他一早就知道了,但是他在這一刻猶豫著,最後還是決定,把 iPod touch 放回褲袋。

2010-09-02

實驗文字五十七

呎價二十八元的話
最低工資就是每小時一萬六千五百八十七元
工作一小時
相等於五百九十二呎

工資佔成本大概 40%
一千二百萬以上的豪宅
按揭最多 60%
剛剛好,湊夠了
完美理由的 100%

十六個巴仙是利得稅
十六個巴仙是交通費
還有十六個巴仙是生活
餘下的是保護費,以確保香港的經濟和房地產會不斷增長
保障你的職位安全
以及確保那個泡沫會不斷的膨脹

和膨脹的泡沫相映成趣的
是不斷萎縮的生活
我們都是豬農
每天努力工作養活一大群很可能有心臟病的豬
我們卻沒有機會吃肉

20100902

註: 一萬六千五百八十七元是八月三十一日九龍塘地王的平均呎價

2010-09-01

改變的前傳

要作出改變,要 make a difference,在看到了那些成果的人的心中,大抵好像就是有一個意念,有那種想法然後就突然的「砰」一聲,改變就出現了一樣。每天新聞,或是其他工作坊,我們總是被這些「改變的成果」所衝擊著。洗腦式地認為,只要想到了一個好的意念,就等同改變了一樣。最近曾替某機構的工作坊中做了司儀,也參與了其中一個工作坊做一點分享。在講述自己的這半年的經歷時,我好像都集中在如何讓自己做到改變,例如,是要提高自己對四周事物的意識,或是多留意事物,多思考,以及多嘗試等等,這些其實都是老掉牙的論調吧?老實說我想很多人也明白這是做成改變要具備的一些條件。

我當然沒有忽略恆心的重要性。但是我也不敢說自己很有恆心。畢竟只是短短半年而已。我忽略了的,是「前傳」。就是我這半年的改變之前,究竟發生了甚麼事情,以及我用上怎樣的態度去面對。

在銀行工作了一年半,其實在工作半年後已經萌生轉工的念頭。當時想轉做和廣告等有關的行業,現在回想也真的有點太過天真。其實連申請信也遞過了,沒有回音時意料中事。那半年在銀行的工作,其實是很忙的。(時間大概是09年的2月至8月吧)忙完了那一段時間,其實當時很想很想辭職,巧合的是,同期有兩位和我同 team 的同事也走了,結果我當時其實是有機會被 promote的。我想這一件事很關鍵。

對於很多人來說,有機會升職,是找不到理由拒絕的。接觸的東西必定更多,而且重要的是待遇也一定比之前好。在那一刻,我卻做了一個令很多人大跌眼鏡的決定-- 我拒絕了升職的機會。我跟上司說,是覺得自己還沒有學到可以升上去的地步,這不是一些客套說話,我當時的確覺得自己還不是時候升上去;而我也跟上司明言:我是有心轉到其他行業的。

這一個決定埋下了我在2010年有這些大改變的伏線。也許也是機緣巧合,或是天意安排,因為我沒有升職,又不好意思在那時候辭職的緣故(我工作的隊伍中,有兩位有經驗的同事走了,剩下有經驗的只有我而已!!),我就唯有再待在銀行一段日子。回想起來那不算是壞事,因為那時候的我還是不太清楚自己想走哪條路,只是深信自己不想做銀行的工作而已(不想,而不是不適合,老實說我是工作效率蠻不錯的)。

接下來發生的是,就是<標誌香港>工作坊的衝擊,然後是用 annual leave 替<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做字幕的工作,再之後是 M.a.D.2010 的衝擊,使我在2010的2月終於,在一半被上司檢討,一半自願之下辭職了。那幾近一年的心理狀況,其實是充斥著一種 frustration 和一種憧憬的。但是那時候的憧憬現在回想,是很不切實際而且很天真的。沒有真正的了解到自己所想要做的事,也不知道應該怎樣走出第一步。我想這兩次的衝擊,某程度上使我更了解自己可以做到的,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多吧。

有近因,也有遠因。遠因大概是在大學時上林奕華的通識課,而且還要很有恆心地上了三個學期後,工作時還不時請假回去上課,甚至後來,幫忙把那些課堂的影片轉為講稿,好讓我不用請假也可以聽到課。如果說,2009年我拒絕升職是埋下了改變的種子的話,我在2006-2008年間上的通識課,就是為那種子翻鬆了土壤。而現在嘛,就是改變終於發芽了,只是能不能茁壯成長,還看我如何照料。

一切的改變,在現在和人分享起來,好像都發生在2010年,都好像是因為一次的意識上的轉變就可造成。事實上,改變醞釀了近四年的時間,當中迷失過,沮喪過,以為找到了目標過,懶散,自以為是,天真過。當大家看到我在上海那種熱誠,以及在這之前神奇地,在<標誌香港>中的那種意念,在上海世博的明信片的設計,回港很有心地再幫忙做些甚麼;以及那些每日一篇,實驗文字等等的寫作,其實背後經歷過的沮喪和迷失是沒有被看到的。

現在的我不算是成功改變了甚麼,這樣的分享也許沒有人會重視吧,但是寫出來,是為了給我們這一些希望做出甚麼的朋友們一個經驗分享。也許我最終不會成為很成功的人,不會做出甚麼改變,但是希望這個分享,給那些在迷失中,或沮喪中,或不知道應該怎樣改變的朋友看到,也許你們會比我做得更好。

共勉之。


20100901

實驗文字五十六

把瓶內的液體灌下去,讓其慢慢地
滲入體內滲入血液中發揮作用
精神被推高到一個虛假的頂點
搖搖晃晃,彷彿像放在國金二期頂點的不倒翁

不喜歡又喜歡這種感覺
讓我感受到,介乎清醒與被迫清醒的感覺
那是一種虛假的清醒,一種被營造出來的清醒
彷彿這樣可以讓人找到了甚麼

20100901

2010-08-31

這兩天點燃了一個關於書的討論,然後又在董啟章的<天工開物.栩栩如真>中,看到了作者對於書作為物件的一種看法;加上最近大賣的 iPad,激起了新一浪的 e-book風潮,不得不在此談談書本。

年少時,我不太看書。這一點我無從否認,是自己懶惰。看的,大多是倪匡的科幻小說,以及福爾摩斯的推理小說,其他的文學或小說,一概沒有接觸,除了很少量的金庸以外。直至大學,讀的科目也不太要求看書,加上自己大概有點小聰明,要看書寫論文的科目,都可以讓我蒙混過關。結果是,大學三年,看的書也是寥寥可數。

大概是報應?也許不致這麼嚴重,不過肯定有點因果關係。現在轉行轉科目,讀視覺文化研究,雖說是「視覺」,朋友們總以為是讀 visual art 之類的,應該要多畫畫或拍照吧?事實上,讀的更多是 contemporary art history 和 cultural studies 的理論,拍照只是其中一部份而已,況且,叫做 photomedia 的科目,還是要寫一篇論文的。不看書,應該不能過關,也過不了自己那一關。

離題了。說到書,雖然我深明 ebook 的方便之處,但是我還是偏好傳統印刷書籍。翻閱書籍的感覺,不是一個觸控熒幕可以取代,而且讀書時,我喜歡間斷地合上書本托頭思考,你總不能拿著 iPad做同樣的動作吧?而我也喜歡書的氣味。氣味是一樣有趣的東西,即使到今天科技發達,氣味的模擬還是相對地很落後。電子書不能取代的,大概還有拿著書本時那些氣味吧?還有就是紙張的質感。我喜歡撫摸書的頁邊,雖然有些紙質比較鋒利,但是總覺得那質感不會有東西可以取代的。

說到喜歡的書,我想我暫時說喜歡的,也是在這時刻中所認為而已。不過剛看完的<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的確是很好的一本小說。折角以及貼上標籤的超過了二三十處吧?這是我喜歡傳統書籍的另一個原因。還有幾本喜歡的書,卻是字少,但是有啟發性的.Paul Arden 的三本書 ( "It's Not How Good You Can be. It's How Good You Want To Be" , "Whenever you Think, Think the Opposite" 和 "God Explained in A Taxi Ride") 也很喜歡。早陣子看的<挪威的森林>也很喜歡。

老實說,會看的書,大概都會喜歡。買下來的書籍,大概不喜歡或沒有興趣就不會買吧。所以我想難題應該是,你最不喜歡哪一本書。


20100831

實驗文字五十五

左肩被子彈擦過以後
右腿被衝過來的貨車撞斷扭曲成不可思議的角度
被開山刀劈中的右臂,幾近骨肉分離,無力地垂在一旁
血流如注的傷口,沒有被包紮的空閒。
掉下來的磚塊擊中頭部,造成腦震盪,血流披面
漒水在不知何方潑向面部把五官侵蝕
混和著血和淚水,以及化學品的臭味
手指被碎紙機絞過失去了形狀只餘下血紅和白
左腳被拖行數十米磨擦著地面
揮過來的水喉鐵通把腎臟擊碎,肝臟被撕裂內出血
然後,鐵枝猛然地穿過我的胃
任由胃酸流出潰蝕四周殘破的內臟
再被菜刀橫切腸臟流出造成令人不安的畫面
受到這一切的重擊我還能保持著清醒
補上令我失去最後一口氣的不是神兵利器
也不是天災人禍
是文字是語言是圖片把我的靈魂挾走

20100830

意識

以前讀心理學,在基礎課程的時候總會說到「意識」的重要性。因為有意識我們才會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這個其實很哲學的問題。撇開其哲學性,意識,在生活中其實很重要。

在最近的寫作中,發現自己的意識,以及對事件的感應越來越敏銳,小如一個動作,也在腦海中重播並且會想到以文字詳細地描述。應該說,是自己經常地意識到身邊發生的事吧。這樣的經常保持在一種有意識的狀態,也許對很多人來說很累,但是一旦有了這種狀態,就會發現很多事很有趣吧。只是,意識也有其限制,總不可能每一件事的每一個細節也看到。這大概是造成我們每個人不同性格的原因,因為我們每天也在選擇把意識集中在不同的事之上。

而另一樣有關意識的,是有關自我意識的問題。我們也許都會意識到很多其他人的問題,但是對於自己的自我改善或要求,總是進入了一個盲點一樣。對自我的要求,我想是一直自我意識的表現。因為一個人要意識到自己有不足,並且經常以此提醒自己要學習,才會不斷地進步,以及會有創意的思維(因為不滿意自己的作品,才會再想辦法改善)。

20100830

2010-08-30

實驗文字五十四

(前奏)

Verse A:
好像不用睡覺
真的好像不用
假如真的不用睡覺
我會真的不睡覺

Chorus:
*好像不用工作
真的好像不用
假如真的不用工作
我會真的不工作*

Verse B:
好像不用吃飯
真的好像不用
假如真的不用吃飯
我會真的不吃飯

Repeat * (把「工作」二字隨意地換上任何動詞)

Verse C
好像不用重複
真的好像不用
假如真的不用重複
我會真的不重複嗎?

Coda: 一切都會重複 可以嗎?

(完)

有人可以把這詩
配上流行曲的音律嗎?
化作一首無懈可擊的K歌
讓我們對著米高峰尖叫狂吼失聲痛哭

20100830

實驗文字五十三

從文字中翻譯出一句話
話的背後帶著難以明白的概念
我努力把概念再翻譯
成為另一種文字轉遞

一首詩的形成總有故事
或是影像的蒙太奇教我們聯想到一切的種種
文字構成影像再被解讀
只是我們都疏懶了
把詩當作藥丸,囫圇吞下去
情感的靜脈注射教我們失去了咀嚼的耐性
什麼都要即時地成為建構健康人生的養分

要把概念或情感翻譯的耐性
被信手拿來的一枝枝針筒戳破
維他命,藥液和靜脈注射讓我們健康成長。

20100830

2010-08-29

實驗文字五十二

嘗試說服自己,A和B是沒有關係的事件
但是連自己都不相信
因為作為C的我把A和B連繫
那是愚蠢的推論。企圖把邏輯混入情感當中

只是想把一件事情說出
背後有一千萬個考慮
以廉價的文字隱藏著真相
直至被高價收購的紙牌看見

20100829

實驗文字五十一

呆呆出神看著中環廣場的上空
有一群飛鳥在盤旋,不尋常的多的數量教我好奇
是武林大會,是領空權在講數,還是純粹的家庭聚會?
我無從得知。看著牠們似有規律而又隨意的飛行軌跡
想像著牠們其實在對話,然後又分流散去彷如地上奔走的人們

鳥群中出現軌跡相異的伙伴
那是比牠們更高的模仿者
但是那個特有的生命軌跡卻無法被模仿
盤旋混沌的是生命,線性準確的是機械
兩者交錯在城市上空

城市的上空與路邊乞丐有著相似的命運
重複著的生活和佈景板
人造的星空在低處照亮城市
生活和佈景板的關係從此脫鈎

20100827

2010-08-27

<解說香港流行文化的十大基因>讀後感

最近讀了林奕華的一次演講的筆錄,名為<解說香港流行文化的十大基因>,當中他提出了十個香港流行文化基因如下:
1.金庸
2.王晶
3.香港小姐
4.電視劇文化
5.卡拉ok
6.愛情小說
7.王家衛
8.周星馳
9.商業電台
10. 蘋果日報

十個流行文化基因,實在應該把這做成一本書。我想這基本上可以當作香港近代娛樂流行文化的歷史分析。讀過這演講的筆錄,一下子還沒有完全消化。就先從自己和這十大基因的關係說起好了,交代了自己與香港流行文化的關係再作分析也許讀者看了會更易理解吧。

十者之中,最不熟悉的應該是愛情小說,因為本人年少時少閱讀,基本上愛情小說也不會看。這一方面我就不提出任何意見了。至於其次的,要數商業電台和蘋果日報和我關係不深。我基本上沒有聆聽電台節目的習慣,極其量在中學時期曾有一段時間會收聽<森美移動>以外,其他的電台節目我是完全地沒有接觸的。而蘋果日報嘛,家裡從來就不看這份報紙。但是對這份報章的了解,也不是完全沒有。對於其他的流行文化基因,我極其量也只可以作為一個冷淡的觀眾來提出意見,因為本來我就不是那些追得很貼的人。

先說金庸。我沒有看過全部的金庸著作,我只看過<笑傲江湖><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記得的好像就只有這三套),<鹿鼎記>沒有看過原著,電影的版本倒看過一兩次。林奕華對於金庸的著作最感興趣,亦認為最應研究的,是<鹿鼎記>,因為那是「標誌了金庸整個創作生涯當中的一個轉變──不再相信英雄。」,以及「因為金庸非常明白香港文化,所以他用了香港男人作為韋小寶的一個原型。」當然,他也認為金庸前期一點的作品其實很像莎士比亞。

對於這個沒有讀完所有金庸著作的人來說,我不能加上太多的意見。但是對於林奕華所觀察到有關金庸小說中的主角由英雄變成小人物這個轉變,我認為是非常值得去作深入研究的。金庸的小說作為近代香港小說的一個代表,其人物的性格以及故事或多或少反映了讀者,即香港人的心理。其實流行文化本來說是反映一個文化中的人的心理的東西。以這個角度去看金庸,就一定得把他,和其他同時期,或借用他的流行文化一併討論。

二,王晶。小時候甚少上電影院,大抵父母都不是那些愛看電影的人,接觸到王晶的電影可以說是不尋常的少,甚至我可以被質疑是不是香港人,因為我對香港的流行文化的接觸甚至比那些移民外地的香港人還要少。話歸正題,王晶的電影,林認為「他會讓那麼多人認為追女仔是一種精神,而不是一種技倆...是因為他可以讓今天很多的宅男...找到了他們的精神力量」。王晶的<追女仔>系列,以至<賭神>系列,來到90年代的周星馳,當中都反映了這種狀況。而王晶的電影亦常被評為「低俗」。

因此當中其實不講求電影的藝術性,而是作為一種大眾娛樂媒體為目標所創作出來的電影產品。王晶的電影是為娛樂而產生。因此當中的人物必須不以立體呈現。他們必須要是平面的,樣板化的,但是同時又要裝作立體的,讓觀眾可以帶走一種「精神」。情形就好像要把零食當作主食一般。明明必須要以零食──即香口,過癮──為目標,卻又要在裝作可以當成主食一般在餐桌上出現,好讓觀眾覺得吃了不會餓。但零食終究是零食,當觀眾把零食當作主食時,不健康的情況就會慢慢出現。

可以說,王晶的電影的影響力,對於香港的流行文化,以至整個香港文化也有其深遠的影響。但是我們可以把這種影響的責任放在王晶身上嗎?不,因為王晶作為一個編劇或製作人,他是把能賣的橋段都放盡自己的製作當中。作為顧客/受眾,也有責任去選擇。不過,在研究香港的文化時,王晶無疑是一個必要研究的人物,尤其有關香港的性別文化的研究上,他的電影是值得被詳細分析的。

三,香港小姐。林認為香港小姐為香港人打造了一個從前沒有的皇宮,並且影響了女生對自我價值的設定。這一點,是在過去<香港小姐>最興旺的時期埋下的影響。來到今天,香港小姐這四個字是否還能夠站在流行文化的急流之中,大概已有了值得商榷的地方。以今年的香港小姐為例,無論是宣傳,以至傳媒的報導也沒有如十年前一般多,香港小姐從前所帶著一夜成名的夢想,已被更新,門檻更低的「o靚模」所取代。不過,在本質上,它們都是一樣。就是透過達成所謂男性的幻想來獲得名氣。無容置疑的是,在香港的流行文化中,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選舉的確為這二十多年的流行文化,尤其在對女性的自我價值的量度尺度上,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有關香港小姐,有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選美活動不獨在香港發生,全球性的有環球小姐選舉,而在外國也有無數的選美活動,為什麼獨是香港小姐會對香港造成這麼大的影響?林奕華認為是「讓這個本來沒有王子、公主,沒有 Cinderella 的現實的文化,突然之間打開了一個皇宮」。這一點我認為是值得再詳細地去探討,為什麼在一個講求現實的文化之中,出現一個 Cinderella 會如此受注目,然後成為了香港流行文化的基因之一。更深一層的問題應該是:是什麼讓努力踏實的香港人忽然有了一夜間成為公主的幻想?在七十年代的香港的背景下,是什麼讓香港人,尤其是當時的女性,有了這一種幻想?在那個電視文化才剛剛形成的香港,是什麼令香港小姐令人趨之若鶩?

四,電視劇文化。生於香港的八十年代後期,那是一個吃電視劇奶粉大的年代。只是那時候的電視劇的質素,大抵比不上七十年代。無緣經歷那個新浪潮電視電影的洗禮,可幸九十年代初的電視劇也還尚可。而直至有一段時間,自己搬家後沒有設定好電視天線,有意無意的過了數個月的「無電視」生活(對很多很多很多人來說是不可思議而且不可想像的),間接使我完全放棄了看電視的習慣。

林奕華寫到,早期的香港電視劇,即新浪潮的電視電影,「打開了香港人對現實和幻想中間的那樣一個很大的晦澀地帶的想像」,然後走過了八十年代,變成了「所有有關有錢人關起門來背後的那些生活形態」以及「<大亨>、<變色龍>、<大時代>、<義本無言>,所有這些,都是一個永遠的主題..」有關主題重覆這一點,早陣子和家人談及有關香港的電視劇的時候,也有提及過,究竟無綫的電視劇中,還有哪一個行業是未被套用到那倒模出來的故事大綱之上;而不論甚麼行業的故事,也一定會出現的三角戀,也一定會有人入醫院,也一定會有人死,一定會有...太多太多的,不能盡錄。以至家母也說,無綫的電視劇,基本上是任何人也可以想像到故事情節的發展,是不用「追」每一集,也大概知道發生了甚麼的電視劇。

記得林曾提出過,香港的電視劇更像廣播劇,因為是要切合香港家庭主婦邊煮飯邊收看,又或是全家人一起邊吃飯邊收看。為了方便觀眾去「收看」,故事的情節便不可以太過於複雜。而問題是,究竟是這一種模式塑造了香港的觀眾,還是香港的觀眾塑造了這一種模式?抑或是因為這一種模式能賣錢,所以無綫就沿用這一種模式?

另一個問題,是當互聯網發達的今天,而外地片集也可以透過更多不同的渠道進入香港的今天,香港的電視劇為什麼依然可以有好像屹立不倒的影響力?就連生活習慣也和十年前完全不同的今天,為什麼無綫的電視劇仍然可以依靠那廿年前已定形了的故事大綱?是不是只要不斷有新的無綫小生就可以繼續保持收視呢?論性感或氣質,外國或亞洲有更多更英俊的演員藝人。究竟是什麼令香港的觀眾面對全世界的選擇時,仍然會看重無綫的電視劇?我想這幾個問題是林在該次演講中不及詳述的,或是因聽眾沒有相關背景而沒有提及的。

五,卡拉OK。這一個題目很有趣。自己在中學時期幾乎不會唱卡拉ok,即使聽歌,也只會聽陳奕迅。所接觸到的K歌數量很少,直至大學才比較多去唱k。K歌於我來說,是陌生的。我也只能從我僅有的唱k的經驗,去看這一件事。林對於K歌的看法是,那是用來把愛情上的失敗者變成一種 glamourous 的東西表現出來。因此K歌中都帶著那一種情懷:「把自己的無力感通過這些歌曲發洩」。

另外他亦寫道卡拉OK所追求的,是香港人口中所說的:「中」。就是要歌詞說中唱者的某種情懷。而他認為,卡拉OK的問題在於:「大家都非常非常相信甚至迷信一個東西就是:最好有現成的,不要有自己做的。」當大家都在唱那一句K歌的時候,那一種情懷就變作了一種共通的語言。因為大家都明白那一種情懷。我認為林所想提出的是,這是某程度上危險的。因為當大家都透過同一種K歌去抒發情懷,令到本來每個人可以擁有不同的感情變成了全部人都只擁有同一種情懷。這就會牽涉到有關整個流行文化的功用,以及受眾如何面對流行文化的問題。同時,由於文化和大眾是互動的,卡拉OK所講的情懷,也是不是某程度上反映了大眾的愛情觀?而卡拉OK的文化是不是又不斷地 reinforce 這一種愛情觀,從而形成了一個無間的循環?由此擴大去說,(香港的)流行文化會不會就從此陷入這一種循環之中?


八,周星馳。林奕華寫道周星馳是不少香港男生所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的一個人物,以及他和韋小寶的相似之處(至少在他所演的角色當中,大多數都有著韋小寶的影子,以及「周星馳對我來講和香港小姐選美是一樣的,他是一個 cinderella,周星馳就是男孩子中的灰姑娘。」這些種種,都是針對著周星馳的所飾演的角色而言。當然,周星馳的名字,已經和他所飾演的角色掛鈎得很深,他是難以轉型的一個演員。他所代表的,某程度上是香港的無厘頭文化。那是作為一個演員某程度上一種悲哀。

無論如何,周星馳作為香港流行文化的 icon,將會永遠等同於無厘頭文化。大概他之所以會深受歡迎,是和在他出現以前的流行文化有關。由韋小寶的出現,提供了一個破格的反英雄小人物後,再加上許冠文在80年代初期的一系列喜劇,我大膽的猜想,兩者合併起來就形成了周星馳能夠在80-90年代成為香港流行文化一大標誌的原因。這也不得不和王晶拉上關係,有了王晶的電影,使得周星馳成為一個廣受男性認同的角色。我會認為,周星馳是因為有了金庸的韋小寶,以及王晶這兩個基因,從而衍生出來的一個基因。沒有前兩者,就沒有周星馳。

十.蘋果日報。一向不讀蘋果日報的我,是完全不能認同蘋果日報的報導手法以及用字的。而近年因電腦技術而興起的「動新聞」更是教我難以接受。林寫道,蘋果日報把很多很多的 luxury 有關的東西,以便宜的價格帶給了香港的讀者,同時也把小報文化在此發揚光大。以八卦的角度切入所有的新聞,小報的文化不是源於香港,但是在此卻成為了流行文化的十大基因的一個整合。蘋果日報把之前九種的流行文化基因都整合為一,然後基於香港報業的競爭環境,又成功地感染香港其他的報章。我想林在這裡唯一漏掉的是,蘋果日報不再單只是一份報章的名字,它背後代表了整套的概念,而香港的流行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受蘋果日報所影響,甚至是香港的社會文化也受之影響。香港的報章基本上都是它的分裂體,無可避免地它影響了90年代以後的流行文化,使得香港的流行文化從多元慢慢走向一元化。而這個被視為能賺錢的模式究竟可以運作多久,是不是已經去到了一個無法擺脫的循環,即它塑造了新一代人的價值觀,而新一代人的價值觀又不斷地 reinforce 這一個模式,使得香港的流行文化終於不再進步或進化,停留在這一個情況,就不得而知了。

香港的流行文化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基因,我想這十個極其量只會是一個開始。筆者對流行文化的了解其實很膚淺,也無法為十個基因逐一細寫。事實上,這讀後感大有班門弄斧的感覺,沒有詳細的研究也歷練不足以說是評論這十個基因的對與錯。唯一可說,也是和林奕華談過的是,這十點流行文化基因,實在值得花時間人力去做一次全面的研究,只是所需的資源以及心血,應該是難以想像的。大抵林奕華的演講,以及筆者此文,都是為拋磚引玉而已。找來同道中人,也許在將來會有一次全面且詳盡的流行文化研究誕生。


20100827 擱筆
( 4635 字,前後斷斷續續寫了大概1-2星期?)

2010-08-26

菲律賓823事件的反思

菲律賓823事件後,彷彿全港的人都感到悲傷。無疑,事件的確令人感到心痛。從事件的發生到現在,網絡上報章上有很多很多的評論和討論,以仇恨性的為多,焦點都集中在討論如果菲律賓的警方處理好一點,事情就不會發展到這個地步。也有一些文章如清泉般提醒大眾不要把此次事件轉為種族歧視的原點。在大眾傳媒中當然沒有太多的激進言論,但是在較易接觸的網絡上,則湧現大量有關是次事件的討論。有些被廣傳,也有一些只屬不實的猜測卻被當作已經証實而流傳。

先說大眾傳媒,連續三天的大篇幅報導,電視新聞的直播重播,不斷地把當晚其實已正值黃金時段直播的畫面重新呈現,以知情權為名美化吸引眼球的手段,並且不斷的重覆把血腥暴力,把菲警的窘態呈現,以推動收視率及銷量。我們都好像已經對此習以為常,甚至會因為這種不斷的重播而不斷地感到悲傷痛苦。娛樂版記者亦重覆把事件訪問各個明星,務求得到他們的表態而再次吸引眼球。傳媒為求報導真相之心可取,但是把事件過份地詳細而且重覆地放大誇大以及煽之以情,則超越了所謂知情權的界線。把悲痛當作一種可以賣錢的產品,而我們作為消費者,買這些產品的同時也把靈魂賣掉。

最叫人無法忍受的是,有報章素以動畫新聞為賣點,以 CG 動畫呈現「現場」的情況並廣為網上流傳。假如兇徒殺人是冷血的話,那麼以想像重新呈現「現場」「實況」並以之為賣點的報刊則是比冷血更冷血。然而全港市民在聲討兇手冷血以及菲警無能之際,卻沒有半個質疑這種以電腦動畫呈現想像出來的「現場」的手法,沒有半點質疑報刊以過份血腥的篇幅報導事件,沒有半點質疑我們是否都只是在消費別人的痛苦。這一點教我感到反胃,感到厭惡。

其次,事件發生後,Facebook照例會有哀悼群組。本來這類的群組作為一種哀悼死者的紀念並無不可。只是,當這上群組以核子分裂的方式暴增時,作為用戶,作為一個會思考的人,就不禁懷疑這種做法是不是恰當。當你發現你的面書上有超過半版的news feed 是同一個人在加入多於一個有關這事件的默哀群組,然後又有那些怒罵菲警的群組時,你會懷疑或思考,究竟他/她是真心的同情,真心的悲痛,還是純粹在「表態」?當同情變作一種「表態」,當加入群組變成一種自我表態時,感情的真實程度就會受到質疑。

其三,種族言論。事件發生後,網絡上就湧現大量批評菲警的言論。無疑他們的行動的確教人失望,甚至感到憤怒。沒有看直播的我,上網找尋片段看了也難以冷靜下來。甚至也在面書上說過對於菲警聲稱他們擊斃兇徒提出懷疑。至少,我還沒有去到仇恨的地步。本港某大論壇上的帖子,以及筆者的面書上的 news feed,卻充斥著仇及恨。甚至,出現了對菲律賓人的空泛的評價。這一點的確要留意,港人慘死異鄉,菲警也許難辭其疚,但是該國人民無辜受到港人仇恨,卻是港人之錯。我們可以對事件感到憤怒,但是不可以讓憤怒掩蓋一切。這一點已有很多文章點評過,不再詳述。

四,「抽水」言論。這是令一個充斥於網絡的現象,以是次事件來作甚麼潮語,或作其他抽水言論,實為對死者不太尊重。網上見一陶傑的文章數(陶傑:日落海灣),就更為令人不齒。全文的意義為何目的為何?提出似是而非的道理,然後提出不可能的建議,提出一些陰謀論,然後又對死者親屬表示同情。全文欠缺反思,純為吸引眼球之用,究竟他想表達的是什麼?類似的抽水言論,也許在網上也不難找到。這些言論早已超越了同情的界線,是純粹作者為吸引注意而做的行為,是透過運用別人的悲劇,來達到自己那些希望被注視的欲望,這種行為,與那天在菲律賓拍團體照的群眾又有何分別?只是前者比較間接,後者則因地理方便而直接地紀錄而已。

是次事件,我看到了太多太多現代社會,尤其是香港,存在的問題,對於接連三天不斷的被媒體轟炸,被facebook 的 news feed 轟炸,真的感到太疲累,太失望,太厭倦。一個把情感當作消費品消費的社會,可以指責兇徒冷血的同時,又冷血地消費著悲劇,這一刻我已無法判斷,我看到的情感是真實還是一種表態,我看到的報導是為知情權還是為銷量,我看到的討論是出於同情還是為了吸引眼球。

難道我們都不明白,默哀是需要沉默的,無聲的抗議是最有力的?


20100826

實驗文字五十

彈指間
情感被表達,姿態被表現
然後生活繼續如常

加入某群組,我就成為了某政見的支持者
喜歡某某的頁面,我就是關懷受害者的社會人士
關注某微博,我和某某有了連繫

情感變得超現實
已分不清想像和現實
是我想像中按下了按鈕把愛意傳出去
還是我真的透過那虛擬的情感載體示愛?

都不要緊。一切都是那麼的超現實
我跟你,世界跟我,你跟世界
分不清楚,也不意圖去分清楚
反正,你也不清楚吧?

20100826

實驗文字四十九

郊外就是油菜,對市區人來說
可以不要蠔油或加上腩汁
寫了出來的情詩被放進牛什河
和蔥花一起浮游在半空,情感
穿上了食物的偽裝被你吃下去

明知道,其實郊外和油菜扯不上
關係,卻由此而生成了想像
詩的作者和接收者都點了
檸檬茶,只是少冰和多甜的分別

想像來自牆上的芥蘭和生菜
十二元的健康,有點貴而且或許有點鹹
改變帶來更多的改變,自己還要
再認識自己,或者
我是故意假裝這一切都只是想像而不是真實但是其實這的確是想像而不是真實

2010-08-23

實驗文字四十八

我們在意頭上的那條黑髮和金髮
如何被清爽的微風吹偏了五毫米
卻不怎麼理會秀髮底下條條思緒
如何被忽略如何糾纏偏差五千米

金色的緞帶配上玫瑰紅的蝴蝶結
比天空還要更藍更有生氣的花紙
燙金的優雅卡片和完美的 Tuxedo
以法文帶著說句 cadeau pour toi
內裡卻是一箱廢氣和枯萎了的花

20100819

2010-08-20

實驗文字四十七

在午夜十二時喝下一罐
星巴克的特濃double shot。
讓我的肉體,一直保持清醒
直到日出前的寂靜

清醒的是肉體但混沌的卻是精神
嘗試以深夜的死寂回復秩序卻更感擾人
夜深了卻更顯熱鬧
沒有了把有的釋放

把香煙都濡濕,把酒精都摔破
只餘下咖啡因在體內游走
勉強換來的清醒其實更顯失神
秩序沒有恢復,只好隨其浮沈

20100820

2010-08-19

實驗文字四十六

整個社會都在消費
其實全部都在自慰
欲望一一被點燃
復古風、紳士風、學生風、I風
把一切吹得更烈
幸福需要的是一枝水槍
消費卻是一個風筒

20100818

2010-08-18

改變

奧巴馬 2008年以「Change」為競選口號,打動無數美國人民。改變,有其魅力所在,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不滿足於現狀。既對現狀不滿,我們可以有幾種的想法:一.我們希望改變現狀;二.我們希望情況會改變。或許讀者會問,一跟二不是一樣嗎?假如你有這樣的疑問的話,我想你還是要再認真一點去看這兩句的分別。「我們希望改變現狀」是主動的,是從我們出發的,是我們想以行動去做一點什麼,改變這個令人不滿的狀況;「我們希望情況會改變」卻是被動的,我們只是希望,令人不滿的狀況會因為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人或事被改變,而我們則只需要坐觀其變。

對於抱著後者的心態的人來說,他們永遠只會留在不滿現狀的原地。這種人也許是社會的大多數,期待著像奧巴馬那一句的「CHANGE」來拯救他們。抱著主動想改變的心態的人,只是少數,是應該被珍惜的少數。把焦點放到香港,我們可以看到近年多了年青人抱著希望改變社會的理想發聲,這無疑是令人感到鼓舞。但是經歷了一段時間後,我看到的卻更多時候是令人擔憂。

改變一個人需要時間,需要耐性,更何況改變一個社會。要做成改變,需要耐性、恆心、毅力、決心,需要付出代價。改變,是一種藝術。我們不會看到藝術家在一夜之間可以變出一件驚天動地的曠世傑作。我們也不可能看到社會在一次半次的抗議就改變。我們這一代的年青人,就是沒有這些做成改變所需要的原料,卻又以為自己可以做成改變。這就是我所看到,令人擔憂的地方。我們都被即食文化薰陶得很徹底,都已經沒有了等待藝術品形成的耐性。

看看那些推動社會改變的年青人,口裡說著要作長期抗爭,但是用的手段從不改變,連自己都改變不了,又如何談得上改變社會?改變不應該是期望別人看見你在「抗爭」就會行動。改變永遠都是由自己做起,感染身旁的每一個人,而又再由他們感染他們那個圈子裡的人。改變是需要長年累月的自我檢討,自我反省,自我進步才可以達成的。而且改變是要付上很多代價,改變從來不是口裡不斷重覆地喊口號就可以達成。

看著自己這半年的改變,我不敢說自己已經有那種決心和毅力,始終時間還只不過是半年,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我比從前的我更自覺,更有自省的能力。這是改變的第一步,由自己做起,對自己有要求,才再想如何改變社會。


20100818

2010-08-16

白紙

一張白紙,不論它如何尖銳深刻地評論其他的紙張,也改變不了它自己是一張白紙的事實。這個世界中有白紙,有寫了三成的紙,寫了一半的紙,但是絕對沒有寫滿的紙。不同的紙張可以交流,把自己所有的拿來互相切磋,希望令自己更充實。只是紙張間的互評,或評論其他的事物,最好還是先充實自己。

拿這個作比喻,其實還是想提醒自己還是一張白紙這事實,沒有資格也沒有充足的內容去批評別人,但是作為一張白紙,最好還是有清醒的頭腦,意識到自己還只是一張白紙而別胡亂批評別人。最近留意到文壇一場場的筆戰,字裡行間帶著刀光劍影,教我這張白紙清醒許多。幾個月前還天真以為自己多寫文章就可進步,可幸那時還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還是那麼的幼嫩無知,白紙還是需要多用功去填上內容才可以有和其他前輩交流的機會。

也可幸自己的虛心,在現實生活、在面書上有好幾位前輩作為良師益友,時而提點時而啟發時而支持晚輩的感想與想法,使自己更認清自己的虛空。曾經的迷失或許使我更明白要充實自己沒有他法。現在做的還不夠多,要追回失去的時光已沒有可能,只有在餘下的時光更盡力去填寫。

作為一張白紙,是要有作為一張白紙應有的清醒。即使有良師益友的提點,也不代表有充實自己的捷徑。老老實實地逐字逐句地填寫吧。


20100816

2010-08-13

實驗文字四十五

我可以不要看見燈光嗎?
黑暗被殺死了,連帶那些依附著黑暗生存的一切
一個又一個發光的果實長在鐵樹之上
從一個森林走到另一個森林,為了尋找黑暗
結果我找到的,是更多的光

我們都怕黑,所以把整個城市弄得很光亮
結果謀殺了黑暗卻不用贖罪,我們都是同謀
可以把燈熄滅嘛?天上的星和月因為黑暗被殺
而消失了發亮的能力。我們把星座,和月光
都一起閹割了。他們還存在著,只是不再具有功用

我可以不要看見燈光嗎?
讓我擁有這麼的一雙眼睛,可以看見黑暗
可以再看一次星,看新月的淒美
可以看到本來黑暗的城市
可以看到本來黑暗的心

20100812

2010-08-09

實驗文字四十四

幻想出一個二十歲的自己
那是出於後悔,
出於對自己的二十歲漫無目地浪費光陰的悔恨。
但是沒有過那個二十歲的我,
就沒有這個二十歲的自己。
我又慶幸有那個二十歲的我,
因為這樣才有這個二十四歲的我。

一個廿四的我和一個二十的自己在那個世界中交談
我以為自己身處在這個世界。
現實是我身處在這個世界
自己卻在那個世界
通過想像的蟲洞
我跟自己在交談
甚至,對調。
只是這兩個世界互不相干。

20100809

The Limits of Control 看後感二

早在幾個月前看完了 Jim Jarmusch 的 (已經不想再提這戲的中文譯名.)其實已經寫過一次看後感(Limits of control),其後再從這戲想到了甚麼,只是一直懶於寫下來而已。

這部電影其實說的是所有創作人的共同經歷。戲中的主角在幾乎不能溝通的情況下(他的接頭人是說西班牙文的,而主角不懂西班牙文)接到了一份工作的指令。那根本就是在說創作人接到工作時的情況,就是在根本不知道客戶想做甚麼的,或是根本溝通就不完全的情況下開始。

而故事一直發展下去,主角跟不同的接頭人接收指令,而當中會「談」(更多情況是主角在聽)到藝術音樂科學哲學種種的範疇的東西,我認為其實是暗示著創作人四出尋找一個無可匹敵的創作意念的過程。主角透過四處逛,去美術館呆,去聽音樂,去冥想甚至禁慾,狂灌咖啡(而又作為一種儀式地,點兩杯特濃咖啡只喝一杯),希望攻破那一個守衛重重的目標地點--這亦即意味著,是那充滿了預設想像,或是充滿了典型規範著的客戶的腦袋--直達到目標人物的身邊把他殺死。目標人物的死亡其實可以說成一種目標的達成,即創作人最終找到了那個可以「殺死人」的新想法。

而要達至那個境地,之前一切種種的交談,以及其他的儀式,都沒有成為了導演交代主角如何能潛入那「城堡」的方法,導演只是說出了所有創作人要找到那個想法的最原始的一樣東西:「 I used my imagination」沒錯,就是用你的想像力。一切有關藝術美學音樂科學哲學,禁慾咖啡氣功以至其他的種種都不會成為替創作人達到目標的方法,方法只有用想像力而已。

這大概是一套關於創作的電影。對於抱著看故事的心態的觀眾,這無疑會是一齣很無聊,很天馬行空的電影。但是假若我們把那種看電影的模式拋開,嘗試從中尋找電影和自己的關係時,我想這齣電影可以看到的,不會只是我所寫的這麼多。我所寫的,極其量只是我,作為半個所謂的創作人(甚至不稱得上是創作人)在其中所看到的意義。也許在一段時間後再看這電影,我會想到很不同的東西。我想這是電影藝術中的美妙之處。

20100809

不赦島後感二

看完了<不赦島>後,得花一段時間來克服戲中所營造出的,對真實與幻想的混亂。是以根本不能夠從更多的角度去看這一部電影。隔了一晚有多,大概也可以冷靜下來細想。

(以下含劇情.未看戲者勿入)

一開始就以男主角的幻想作切入,其實是開張明義地道出了,至少是美國的,男性心中既有的一種想像:英雄。男主角作為聯邦密探,曾參與二戰(如果我的歷史背景沒錯的話),然後進入 shutter island 作調查,甚至是以調查此島作為秘密實驗的基地,希望揭穿這個以精神病院為榥子的陰謀,一切種種都是非常地典型的美式英雄片的故事模式,而作為觀眾的我竟然也無可避免地落入這種樣板思考之中,在期待著導演如何替男主角安排脫身的方法。導演透過偶爾出現的夢境去把「現實」的情況拼圖式地展現在觀眾眼前,我在當中也曾懷疑過,那些夢魘出現的作用,而開始思考戲中的「現實」(即男主角的想像)的真實性。但是那「現實」中出現的事情卻又把我拉回男主角的「幻想」當中。

直至去到燈塔一段,導演才明確地交待戲中的「真實」和「幻想」。只不過,由於觀眾已經先入為主地接受了「幻想」是「現實」,而「現實」是男主角的夢魘時,要完全地相信導演交代的「現實」很難,這裡就不得不使我陷入不知道該相信甚麼是真甚麼是假的混亂當中。燈塔作為一個符號,當然是有那指導方向的潛含意,而那長長的迴旋梯,也彷彿告訴大家,要找到真實當中的曲折性和重覆性(及無盡性)。導演就是透過這麼種種的視覺的提示,叫觀眾要相信他所提出的「真實」,而「真實」是和觀眾的期望完全地相反的,男主角的一切只是幻想,所謂的英雄並不存在時,我們帶著一種失落的感覺,在混亂當中思考著,接受那個和期望相差很遠的結局。

而最後主角選擇了放棄幻想的可能,以求一種平靜,我想是導演所希望帶出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電影中以典型的男性英雄主義的故事為藍本,結局卻打破了那種所謂的英雄只不過是主角的想像。這好像揭示了在這一個年代男性的一種命運:我們都沒有可能是英雄,所謂的英雄只是一種想像,而這種想像終究會幻滅,現實最終還是會出現,提醒我們現實的存在。而結局中主角選擇了一種使他可能永遠失去這種想像的方法以求平靜的生活,以及被接受為一個「好人」,亦使得我們不得不思考現代人(尤其是男性),是不是也同樣地面對這種選擇:要放下想像的自由以接受現實。

導演提出一個極端的例子,一個精神病人的幻想,以及他最終的選擇,引發我們思考究竟甚麼是現實,甚麼是想像,以至現代人是不是都面對要放棄幻想的選擇。而故事刻意地在一個封閉的島上發生,是否又意味著更多甚麼呢?

20100809

不赦島後感

看完了<不赦島>,第一個想到的問題是我最近都在想的一條問題:甚麼是真實,甚麼是幻想。

不得不佩服馬田史高西斯,讓觀眾落入了一個不常見的角度去看整套電影。整套戲在這個角度運作了近大半的時間以後,才慢慢進入另一個角度。在影像處理方面兩個角度運用了非常不同的顏色處理,突顯了這種差異,使得觀眾在一片迷失之中也許會相信結局。

最後主角的選擇固然引人深省,但是我在那一刻其實依然被整個故事對現實和幻想的界線的挑戰衝擊得迷迷糊糊。那大概是因為自己最近也在想這個問題。

真實和幻想的界線,早陣子自己也寫過有關的,遲一點再詳寫吧。

20100808

2010-08-08

實驗文字四十三

一把間尺可以變成一枝畫筆嗎?

在這裡沒有不可能的事情

要放棄那些尺度嗎?畫筆可是隨心所欲的。

既然一枝畫筆可以變成一把間尺的話
那麼間尺也一樣可以變成畫筆。
間尺是這樣相信著。

------------

意識到自己刻意地保持著理性像間尺一樣以尺度去看世界
對我來說從前有的只有理性的參數但是參數是十分沉悶的
那樣做的原因是從小就發覺自己的情感是一個沉睡的火山
要爆發的時候可以把身邊的一切都全力地摧毀至破爛不堪
歷過了日山日落高低起跌與及一切的愛恨成長啟發和反思
被壓制著的火山終究還是會爆發不過現在學懂了收放自如
也許現在是時候把那間尺放下然後找出那潛藏已久的畫筆

20100808

2010-08-07

寫作

寫作是一種很自我的過程。寫作的最原始動機就是為了自己。

那是一種自我陶醉的過程。
我自己陶醉在我所創造的文字世界當中,這個世界當中的所有法則由我所決定,沒有所謂的合理和不合理,真實與不真實,對於我來說,這個文字世界中的所有一切都是有其意義的,即使在他人看來那是完全地沒有連貫性。

那是一種自我欲望的呈現。
我把自己的欲望透過文字,在那個世界當中盡情地,或直接或透過隱喻表達。我把自己的欲望呈現,或許經過篩選,或許是直接地全數揭露。

那是一種自己反省的公開。
我把自省的過程寫下來,讓自己,讓讀者了解到一個人在自省中的混亂,以及自省後可能達到的清醒;我讓自己的進步過程被公開,被記錄,被回顧。那是一個歷史的紀錄。

那是一種自我嫌惡的吶喊。
每個人都會有討厭自己的某一些部份。我把那種自我嫌惡的感覺透過文字抒發。我借此批判自己,讓自己在文字中找到了可能的解決方法。同時作為一種平衡,每個人都有自戀的傾向,我既然會自我陶醉在我創造的文字世界之中,我也必須在這個世界中嫌惡自己,以免在那個文字世界中我的自我膨脹到一個不可收拾的地步。那是一個喚醒自我的吶喊。

那是一種自我放縱。
沒有需要被明白,也沒有需要被喜歡。我讓自己盡量不受限制地寫下自己想寫的,把在現實生活壓抑著的那個平行宇宙中抒發,在那個文字世界當中把糾纏不清的思緒逐一梳理清楚。我可以完全無視一切社會規則地在那個世界中重新恣意創造新的規則。那是一種放縱。

我只是把我所想到的,透過一塊又一塊的文字拼圖讓讀者隨意重新組裝。
我讓自己散亂無章的想法,毫不加以重整地呈現在讀者,包括自己,面前,讓閱讀者有他們解讀的空間。當然我可能會在這個過程當中加以操控,讓讀者在不知不覺間被引導至我所想他們閱讀到的地方。一個文字世界是不民主的,讀者不能透過任何方法去決定那個世界的規則。讀者可以做的是,在那個雜亂的世界中,把我所留下的一個個片段中,隨他們的意思重新組裝,去解讀那個世界對於他們的意義。或是借此去猜度我所思所想。

寫作(尤其是創意寫作)應該是一種很自我的過程。而為市場和觀看率而寫作的,是文字耕作。那是一種透過猜度市場需要而製造產品以滿足市場的過程。

20100807

實驗文字四十二

Escape
來自內在的東西
Meaningless
沒有沒有氧氣的角落讓我窒息
This is the WORLD!
這是人物的法則。
The future, that I have already seen.
自我陶醉在絕望之中
This is the self-indulgence of desperation.

20100807

實驗文字四十一

1.36mm 的思考距離
會滾動的小鐵珠浮在半空,隨著手指的脈搏輕微的搖擺
把虛無凝住成為了實在。

在金屬和樹木製品磨擦之間
在球體和平面接觸的那條切線之上
毫不線性的滾動,彈跳再滾動
不連續的載著連續的 / 連續的引發不連續的
半凝固的液體把一切記錄
實實在在的附在那薄薄的平面

那是一種自我迷戀和自我嫌棄的過程。
那也是使我之所以為我的過程。

我作為那個世界的創造者
透過這個過程,
我把兩個平行宇宙打通,
創造出新的混沌/創造出新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