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9

不赦島後感二

看完了<不赦島>後,得花一段時間來克服戲中所營造出的,對真實與幻想的混亂。是以根本不能夠從更多的角度去看這一部電影。隔了一晚有多,大概也可以冷靜下來細想。

(以下含劇情.未看戲者勿入)

一開始就以男主角的幻想作切入,其實是開張明義地道出了,至少是美國的,男性心中既有的一種想像:英雄。男主角作為聯邦密探,曾參與二戰(如果我的歷史背景沒錯的話),然後進入 shutter island 作調查,甚至是以調查此島作為秘密實驗的基地,希望揭穿這個以精神病院為榥子的陰謀,一切種種都是非常地典型的美式英雄片的故事模式,而作為觀眾的我竟然也無可避免地落入這種樣板思考之中,在期待著導演如何替男主角安排脫身的方法。導演透過偶爾出現的夢境去把「現實」的情況拼圖式地展現在觀眾眼前,我在當中也曾懷疑過,那些夢魘出現的作用,而開始思考戲中的「現實」(即男主角的想像)的真實性。但是那「現實」中出現的事情卻又把我拉回男主角的「幻想」當中。

直至去到燈塔一段,導演才明確地交待戲中的「真實」和「幻想」。只不過,由於觀眾已經先入為主地接受了「幻想」是「現實」,而「現實」是男主角的夢魘時,要完全地相信導演交代的「現實」很難,這裡就不得不使我陷入不知道該相信甚麼是真甚麼是假的混亂當中。燈塔作為一個符號,當然是有那指導方向的潛含意,而那長長的迴旋梯,也彷彿告訴大家,要找到真實當中的曲折性和重覆性(及無盡性)。導演就是透過這麼種種的視覺的提示,叫觀眾要相信他所提出的「真實」,而「真實」是和觀眾的期望完全地相反的,男主角的一切只是幻想,所謂的英雄並不存在時,我們帶著一種失落的感覺,在混亂當中思考著,接受那個和期望相差很遠的結局。

而最後主角選擇了放棄幻想的可能,以求一種平靜,我想是導演所希望帶出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電影中以典型的男性英雄主義的故事為藍本,結局卻打破了那種所謂的英雄只不過是主角的想像。這好像揭示了在這一個年代男性的一種命運:我們都沒有可能是英雄,所謂的英雄只是一種想像,而這種想像終究會幻滅,現實最終還是會出現,提醒我們現實的存在。而結局中主角選擇了一種使他可能永遠失去這種想像的方法以求平靜的生活,以及被接受為一個「好人」,亦使得我們不得不思考現代人(尤其是男性),是不是也同樣地面對這種選擇:要放下想像的自由以接受現實。

導演提出一個極端的例子,一個精神病人的幻想,以及他最終的選擇,引發我們思考究竟甚麼是現實,甚麼是想像,以至現代人是不是都面對要放棄幻想的選擇。而故事刻意地在一個封閉的島上發生,是否又意味著更多甚麼呢?

20100809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