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6

聲音(一)

話可以封口不說,事物可以閉不見,氣味還勉強可以閉氣不嗅,但是聲音卻不可以掩耳而聽不到。成語掩耳盜鈴大家也有聽過吧。聲音的確是很有趣,云云感官感覺之中,唯有聲音不可拒諸門外。這大概有點令人感到困擾:有時候有些聲音(或者我們會稱之為噪音)的確很令人感到煩擾,卻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阻止,除了以更大的聲音去掩蓋它。

比如說,在地鐵中總會聽到有人旁若無人地講電話,當你被迫聽那些是非八卦時,你可以做的當然是上前要求他/她小聲一點,不過這個選擇在早幾年前就被證實了,在香港是不可行的,巴士阿叔的一役大家就見識了香港人原來是可以這樣的神經質。當一個人想要求得到一點寧靜時,換來可能是更加不寧靜,所以就造就了港人繼續的各家自掃門前雪吧?若然真的不想聽到這些,你大可選擇(應說是無可選擇的情況下你只好)戴上耳筒讓音樂蓋過其他聲音;又或是來一次帝國反撃戰,用更大的聲浪去談電話,假如你的中氣十足的話。

聲音當然也不單指物理上的聲浪,也可以指意見上的聲音。後者和前者不同之處,是要選擇聽不到後者是多麼的容易(當然,要視乎你的權力有多大)。早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或是古代的歐洲,有絕對權力的君主/皇帝已經了解到聲音是無法透過掩蓋自己的耳朵而聽不到的,唯有從其根源入手,把說話的人移除才可以令聲音消失,移除的方法,多數都是放逐或殺死吧?在現代社會中,這兩種方法絕對不符合現在的文明標準,但是不代表了沒有方法,只是要封殺聲音,其實比放逐和殺人有更多更多的方法,是可以在其他人不知不覺間做到。

聲音某程度上也就代表了權力。這樣想的話,不難理解當年巴士阿叔的反應的原因。因為大家都是乘客,怎麼你就有權要求我說話小聲一點?如此引申下去,其實公共空間都應該包括了聲音吧?但是不是話說得大聲一點,權力就大一點呢?曾接觸過一些人,會透過大聲的說話來表現自己的權力,其實這樣也是一種對其他聲音的封殺吧?連綿流水式的說話,也是另一種封殺,重覆打斷對方也是,還有很多很多。

如果細心地想,其實權力上的鬥爭,在生活上每一個小節都可以發生。聲音只是其中一個媒介吧。

20100306

2010-03-05

學問

學問,就是學習問問題的意思。讀了十多年書,直到畢業了,做了一年多的工作,還是不太懂得問問題。雖然經過這兩三年的經歷,終於有更多的勇氣去發問,但是距離要問一條好的問題還差得很遠。不過,至少有勇氣去發問,已經是一種進步。

本來在大學中,是有很多很多的機會去學習問問題的。因為大學裡,沒有了全港學生也要一同讀的同一科目。在大學裡,你要自己決定選讀甚麼科目,選擇那一些課要上,就算是同一個科目,也可以有很多課程選擇。本來,這些選擇的過程,我們是要問一問自己,是不是想讀這一課?對這課題有興趣嘛?本來,大學讀甚麼,其實就是要問自己:我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亦即是,我所 desire ,所希望自己是怎樣?其實也就是對自己有多了解。要了解自己,我們又得回到學習問問題這一點之上。因為要了解自己,就必先要懂得問自己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有找答案的方向。這些都是本來,因為現實中,大學生包括我在內,也習慣了問,不過,是問一問師兄們,哪一科最好 grade,哪一科派 grade,哪一科是最有用,哪一科最 hea ?就是沒有了那一條:哪一科我最有興趣讀?另外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也會問,不過是問人找 source。問哪一份 source 最正最好最掂,就是不會去問 professor 這一份功課應該怎樣做。讀完了這個 degree,其實感覺就好似詐騙了一個學位回來一樣。所以這個blog,也是以沽名為題,沽名者,沽名釣譽也。讀完三年的學位,學到的,和學位的課程完全無關,不過慶幸的是,學懂了問,也學懂了自我批判,深知自己是沽名釣譽之流而已。

其實身在香港這個城市,一切也有標準的答案時,發問是不是有點多餘,不合符經濟效益呢?我想香港有很多人會認為如此。所以當我們的教育制度作出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時,它是註定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的。因為負責改革的人也許也不懂得問問題。而那些權貴,也不會希望長江後浪會懂得問問題,因為一旦這些青少年懂得問問題,就是懂得挑戰權威,屆時他們就不能隨心所欲了吧?當一切問題的最後標準答案是「符合經濟利益」,或是「符合香港長遠利益」時,而這答案又不會受到挑戰時,商人才可為所欲為。但是,這些標準答案其實理應受到質疑,我不是說我想影響香港的長遠利益,但是,我們要問的可以是,如何符合香港的利益?符合哪些利益?利益的定義是甚麼?如何去衡量你今天的決定真的會符合你所說的利益?一千個一萬個的問題可以從這個標準答案中引申出來,可惜,習慣了見到標準答案就只會看看自己填的是不是和標準答案一樣的香港人,看到了一個又一個的權貴用最行貨的答案來回應一切問題時,都不會再追問下去。因為我們都從來沒有學習過去問問題。

香港的教育,其實是要學生「學習如何不聞不問」。我覺得這裡面絕對絕對地是有政治因素存在的。由港英到特區,都只不過是一群想割禾青的當權者在謀取利益而已。因此你打開報章,近年來最常見的用字,我想利益二字必定入選十大。就是沒有報章會問,利益是誰的利益?誰又有份分享這些利益?要是教育制度教出了一群懂得這樣問的年青人,那麼香港這塊魚腩就突然多了很多骨了。所以教育的改革,改到如何天花龍鳳,也不會教出一群真正有學問的學生。因為屆時就不會那麼繁榮安定,不,繁榮也許會更繁榮,但是肯定不會是安定了。因為當你肯尋根究底地問的時候,那些權貴一定不能如今天般安枕無憂。單是應付這些一個答案可以問出一打問題的年青人就已經足夠煩了。所以,我猜疑著,其實香港的教育制度,是設計了把那些懂得反問問題的人排除在精英制度之外的。

20100305

補習

最近在待業,想找一些補習的工作來解悶,就上網於網上的平台嘗試尋找吧。結果,我看到了很多學生找導師的廣告,想不到會有不少的發現,想著想著,不禁為自己找學生的機會感到憂心。

其一,性別歧視在這一行真的是很嚴重的。雖然我明白背後的原因,但是也不必嚴重至此吧?雖然香港的女生比男生多,但是也不至於可以有那麼多的女導師吧?按下網頁的連結,滑鼠一滾,十之有七,甚至是八,指明要用女導師。看一看,心一沉。雖然我很明白,聘請女導師的原因,可以是有十萬八千個,我也認同,女導師無論在溝通技巧,細心,耐性等,予人的印象也是比男生優勝的。加上女導師比較安全,教授男女學生皆可,列舉了這些因素後,也還是覺得,情況也不致如此嚴重吧?根本就是性別歧視嘛。不過我想,沒有人會認真看待這回事吧?

其二,原來一切學業上的成就,在這裡都是一個個清單上的項目。有些廣告這樣說:「小六女,三五傍晚,$100/hr,英文,會考英文需B以上」,又或是導師的廣告這樣說:「本人會考英文考獲A*,曾到英國交流。。」又或是,吹噓自己曾到那裡交流等等等等,想著想著,也許這些補習中介公司,可以弄一張以下的清單,用評分的方式去評核一下導師?

1. 著名大學畢業 -15分
2. 大學畢業 -05分
3. 女導師 -30分
4. 留學生 -20分
5. 會考25分以上 -10分
6. 現職教師 -40分
7. 2年經驗 -15分

這樣的清單可以無止境地延伸下去。我想應該很合香港人的口味,一切都可以量化,就連教學的質素,也一樣可以。尋找補習老師的家長,滿以為在現有制度中考取高分的,就等於懂得教學生也取得高分。誠然,能取高分者,必有其應付試題的心得,但是不代表他們就懂得把心得教給別人。況且,這些心得,不是放諸四海皆準,很有可能A用背誦B 卻用上速記,而C嘛?就寧可理解清楚也不會背書。有人喜歡不斷做試題,而我當年嘛,也沒認真地完成過一年的試題。不過,高分背後也許代表了一件事,至少他/她一定是懂得那些課程吧。

只是,教育從來就不單是考試。補習這行業,在香港是很目標為本的,目標就只有一個,希望兒女考好一點。明不明白那些學識並不重要,所以當我們這些導師,寫得自己多麼有教學熱誠又怎麼樣?家長要的是一個考得好的導師,提供一些貼士,讓子女可以考好一點吧?有熱誠是一個 bonus,而不是必要條件。

20100304

2010-03-03

最近有很多關於毒品的新聞,好像社會突然很關注那些吸毒的人士,要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毒品的禍害無容置疑,傷害吸食者的身體造成傷害,困擾其家人,甚至危害到陌生人,如早前的吸毒駕駛者。毒癮影響了吸食者和其家人的生活,而且危害社會大眾,的確是人人得以誅之。然而,還有很多其他的「癮」,指的不是賭癮,煙癮,會影響到我們。有些「癮」,比上述兩者更微妙,更不明顯,更暗地裡影響著更多人。這些「癮」表面上都是很正常的活動,也許人人都在做,人人都上「癮」,但是其實因這些「癮」而受到不論身心的傷害的,可能比真正受毒癮的人更多,甚至多得無法想像。

毒癮之所以被公認為一種禍害,是它因為累己累人,對社會來說是沒有(合法)的經濟效益,沒有生產力,不會計算在國民生產總值(GDP) 之中。有些「癮」卻是明正言順的製造了很多的經濟活動,製造了很多盈利,而又同時使得無數心靈因之而受影響,甚至誇張地說,是毒害,使得無數的人因這些「癮」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失去自己的夢想,遠離本來很近的幸福。更甚者是吸毒者尚知毒品的禍害,尚有自覺有毒癮;上了這些「癮」的人,卻有時候可以是毫不自覺地沉醉在那痛苦的循環之中。毒癮可以使人失去理性,為求毒品而做盡壞事;那些「癮」,同樣可以使人不擇手段,埋沒人性,或自甘墮落,放棄夢想。

這些「癮」有著比毒品更誘人的糖衣包裝,價錢(如果有價的話)更大眾化,更容易可以取得,帶來的快感更真實,流行的速度和層面更快更廣,比之毒品,也的確更流行。它們之所以不被認為是「癮」,全因它們的商業價值廣大,而且比之毒品,沒有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那麼大的傷害。這些「癮」,我之所以稱之為「癮」,是因為它們使得上癮者對它們有依賴性,不論身心,都經常希望透過這些事物來獲得快感,滿足自己,它們未必在醫學上稱得上是「癮」,但是上癮者對其的依賴性,尤其在精神上的依賴,與毒癮者對毒品的依賴可說是不相伯仲,只差在身體上未必真的如毒癮者般,得不到會有身體上的不適而已(這其實很難說,有些人可能真的會有也不足為奇。)這些事物,本來未必會對我們有壞的影響,甚至,有時可以是有益的,如毒品一般,本來是藥物,濫用了而成了毒癮;這些事物,本來也有其好處,只是過份放縱沈溺了,就成了「癮」罷。

這些「癮」,是「潮流」,「(K歌式)愛情」,「反智」,「八卦(雜誌)」,「電玩」,「動漫」,甚至是「錢」,也許,還有更多更多。

你上癮了嗎?當整個社會都上癮的時候,你還分得清自己是正常還是上癮嗎?

20100303

2010-03-02

練琴。從小時候開始學琴,直到現在,學了十八年的光景。雖然說已考了兩張的文憑,其實技術上,還只不個是八級也沒有的。近幾個月少了練琴,今天抽空練了一會,發覺自己的技術更退一步了。那一刻思考著,如果練習才會可以再教琴呢。

技術這東西,的確可以透過刻苦的練習磨練而成,但是我想,學習音樂,學習彈琴不應只是停留在技術的層面。現在很多很多的家長,強制的要求自己的兒女學琴,並且一定要他們考到某一個級數。考不到嗎?轉一個導師,找更有名氣的,更資深的導師,更多的課,來把技術提升吧。然而音樂真的只是一門技術?就好像你懂得修理汽車一般,要考一個牌嗎?對很多家長來說,那一張八級鋼琴的證書,等同進入名校的入場卷的一部分,又或是對其他師奶炫耀的一張紙,又或是對兒女栽培的一種肯定。那一張八級的證書,想必是同來證明家長有投放很多資源在自己的兒女身上,讓他們有一技傍身吧。

在練琴的那一刻,我思考著這個問題。其實學琴是為了什麼?最初小時候的確不知道,到早幾年有些體會,但是又說不出所以來。今天卻突然想通了。學琴,學音樂,其實是一種修養。在這一個甚麼都講求即時快樂的社會下,一切的欲望感情都可以任意宣洩或滿足時,學琴其實就是學習對自己的感情的控制,對自己的欲望的控制。縱有高超的技術,但如果不能對自己的感情有絕對的控制,那麼演奏出來的歌曲也不會很動聽。練琴的過程,除了是技術上的進步,也是心態上的修養,要從這樣的練習中,領悟到這個道理出來,才可算是學好了鋼琴吧?

可惜,香港人學鋼琴,是一門生意,一項投資,一種虛榮和一個水泡。香港的授琴事業,是你考獲八級就基本上可以入行(我也曾是既得利益者,而將會重新投入這行業吧?),這的確是一門生意或投資。學習了這技能,將來就可以教琴來取得回報(也許會是一門蝕本的投資,你得教上很多年的琴才可以回本);一種虛榮,就如我一樣,可以跟人說,是有兩張文憑的高手,不過現在彈起來連八級也不如。一個水泡,就是即使在失業時,也可以有一技傍身。回想起來,真的有點羞愧,不過現在既然領悟了這道理,再教琴也許不是壞事,也許能感染到我的學生吧?(雖然現在還沒正式開始的找學生,有沒有人有興趣學呢?)

寫於20100302午

2010-03-01

新開始

2010年3月1日起,我就正式地開展了新的生活。不再是朝九晚六月入過萬的銀行職員,這工作的穩定性的確很不錯,沒太多的加班,也沒太多的壓力。可惜我的夢想不在這裡。一年半的工作,其實不是沒有學到甚麼,也不是完全沒有得著。即便是不在自己最理想的行業中工作,也不應完全地學不到東西,那樣的人生是轉多少次工也一樣失敗的。

想當初說給自己一年至兩年在這裡工作,最後也工作了一年半才決定辭職。那時的心態和現在,其實很不同。當時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些甚麼,只是想甚麼都試一下。直到去年八月打算轉工,也還是渾渾噩噩的。去年十一,十二月以及今年一月卻突然對前路清楚了很多。大概是因為自己參與了不同的活動,終於找到了一個自己想走往的方向吧。或許以前也不是不知道,只不過是不知道可不可行而已。那時候的社會環境使然吧,使得我對自己的選擇更有信心。

現在開始,就要更進一步。之前所做的好像很不錯,其實只是對一個外行人來說而已。假若進入了那一個專門之中,我想要做的比現在多幾十倍才會滿意。

新的開始,新的挑戰,就先要由不斷看書開始裝備自己。今天到了圖書館,發現自己所想的,早在2006年就被胡恩威主編的書籍中提過。現在就要先找回自己有那些想法是從前已經被提及過,找出來看看別人的想法,才再加上更多的意見吧。

(written on 201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