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6

普寧豆醬

普寧豆醬

不知大家有沒有吃過烏頭魚。吃烏頭時一定得用一種醬料,叫做普寧豆醬。這種醬料,看上去有花生醬的顏色,有一粒粒的黃豆浸在裡面,吃上去帶一點鹹味以及豆香。無論是吃凍烏頭,煎的烏頭還是其他煮法,普寧豆醬是絕對不可以缺少的,就好像吃 KFC 要喝百事,吃麥當勞要喝可口可樂,好的奶茶一定要用黑白淡奶一般。從前這種醬料,在大型連鎖的超市也有在架上出售,近年卻越來越難找,到後來更是幾乎於超市絕跡。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留意到這種醬料的「死活」-至少我後來在一國貨公司中找到了它。我想說的是,在這個全球化的消費主義社會底下,有多少本土的文化,不論飲食、生活、娛樂、藝術,是被消費主義所迫走?普寧豆醬是一個例子,因為近年某連鎖超市積極引入了很多外地的產品,基於貨架空間有限,以及利潤為先的原則,普寧豆醬就這樣被犧牲、淘汰掉了。早陣子其實和我的一些表兄弟不知為何地談過差不多的事,當時就是在回想,有那一些貨品是從前有,而且蠻受歡迎,不過今日已經不再在市面上容易找到。這些的貨品,帶著的是我們的一些童年回憶,它們不一定是本土,但是它們都可能是因為消費主義社會下,被淘汰掉的一些產品。我不知道它們是因為銷量不好而不被代理公司引入香港,還是本身製造的公司沒法經營而不再生產,我只知道在市面上,它們都幾近失蹤。以下是一些例子,我只會寫出名字,或我所知道的名字,甚至只是形容它們的外貌:

奇多圈;Bubble Gum 吹波膠;黃箭香口膠;一pack約6盒﹝紙盒﹞,有不同味道的香口珠;迷你杯麵;(如有其他,歡迎留言)

看到了這些以後,我們得想一想,消費主義社會,以及全球化的社會,會不會真的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選擇?吃著全球化的奶水長大的我們,又是不是應該嘗試一下,認識本土文化,尋找一些快將消失的事物並嘗試保留他們?

20100326

進牛棚記

進牛棚記

引言:是日從紅磡到了牛棚看展覽。早前曾讀過有關牛棚的管理的問題。今日親身經歷一次,有感而發。原欲寫文批評,但突詩興大發,且有感此事並無對錯之分,故只書一詩敘事,各位自行評價。


進牛棚記 ── 一零年春

走在街上遠遠的看見,紅紅的磚塊向我招手
巴士轟轟的輾過路面,陣風吹過我的面
一塊不知用途的石級在行人道上
一腳踏上,如小孩的平衡木

被竹棚圍困著的牛棚有三兩位門神,在入口處
確保只有閒雜人等才可進出,繁忙人等不准進入。
白色的襯衫,深色的長褲,白色的保安櫃台,
「我想看12A的展覽」,請先電話聯絡
牛棚中人。他拿出了一張A4紙,上面印著一個又一個
藝術組織的聯絡方法。撥號吧。隨便的一個。我不太肯定
該撥那一個,上網查一下12A的展覽的組織。
他不在,你撥這個吧,都一樣的。

二五二九,嘟嘟嘟嘟。另一端傳來一把聲音,
「我想來看展覽的,今天有展覽吧?」大概是我說過
最奇怪的一句開場白。對方熟識的應對。看更的老伯在我還在呆等時已說
可以了,進去吧。
還在呆呆的我就踏前兩步,看到左方有一位女士走近。
加重了那種尷尬感,我說我其實
是想看另一個展覽的。她沒說甚麼,好像已經習慣了
這種的運作方式。

(寫於二零一零年三月二十五日,進牛棚有感)

2010-03-25

空間

小時候曾學習書法及國畫,當時老師經常也強調要留白。當時老師說,寫好書法的重點,在於留白,如何留出空白的地方,如何在筆畫之間留下適當的空白,而非專注於如何用筆寫出同樣的形狀。當時年少,還沒有對生活那麼多的體會,而且也沒有那樣的耐性練好書法,現在回想起來,這也算是一種生活態度吧。又記得曾學過畫畫,當時的老師也是說,要把焦點放在要畫的東西的四周,想像自己其實是在畫四周的空間而非那物件。和上面所說的異曲同工,而且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我們在畫畫,寫書法的過程中,經常也會因為太過專注於要達到的形狀,反而得出的效果未如理想。生活也許也是一樣,我們平常也許就是太不注意空間,不論是物理上的空間,還是更抽象的空間,如思考的空間,時間上的空間等等,使得我們有時候總好像感到,生活不理想,甚至有一種窒息的感覺。面對生活,也應像藝術創作一般多留意空間吧。

城市的發展也理應如此。要用盡每一吋土地去牟利,得出來的城市發展,卻總會令人失望,因為本來城市就應該有空間讓人去活動。香港其實是一個發展得很失敗的地方。很多地區的發展,都是毫無空間感地密密麻麻的。早陣子看過一個講建築的網頁,內裡提及不少日本的房屋設計,雖然空間狹小,但是經設計師的設計後,卻可建造出很有空間感的房屋。香港地方雖小,但我總相信,有用心的地設計的話,其實即便是高樓大廈,也一樣可以有很好的空間感。這只關乎發展商有沒有放資源去設計而已。

而政策討論,教育,以至傳媒等等,也應該有更多的空間。讓更多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想法可以受到注視。但是,習慣居於毫無空間感的城市的香港人,連對自己的住所的空間感也不講究時,又如何會想到這些較高層次的空間?

20100324

2010-03-24

層次

上星期上通識課,談及看藝術,電影或閱讀書籍能否明白,和我們是否已到達那個可以明白的層次。說到這裡,如今想起,還記得早陣子經常說自己要多讀多看,原因大概就是這樣。因為當時知道自己若不多讀多看,就不會對一些現代的藝術或電影有更深的感受。這刻回想起來,其實道理本來是已明白的,但是就是不能概括地說出來。我想,也是因為自己層次未夠吧。可幸曾經有這樣的思考過,如今聽了一次,印象就更深刻了。

香港人經常口裡嚷著要「升呢」(意思等同提升等級),然而有幾多人真的會提升自我?我認為「升呢」,和提升自我的層次不同。其不同之處,在於「升呢」者,是很技術上的。一個人可以考取無數的牌照,通過無數的考試而停留在同一個層次,儘管在技術上,他也許已經「升呢」了。所謂技術上的提升,就只是代表了他能夠有那種技術去處理特定的問題。例如,可以處理物業交易,可以修理冷氣等等。但是這代表了他有自我提升了嗎?面對困境時,他有可以積極面對的心態嗎?

香港人都盲目相信技術,相信考試,相信證書。在下者,相信自己身上越多證書,人工越好,越易找工作。在上者,相信提供更多的證書,可以更容易更方便的評估員工的個人能力。提供證書評核服務的,相信,更多人相信證書,他們的生意就更好。但是從來,沒有一份證書會告訴你一個人究竟有沒有「成長」了。因為成長了,是要從很多方面去看一個人才會感受到,是要在一個人面對同樣的事物,卻有了不同的見解和想法,才可以感受到。

要提升自我的層次很難,因為首先得了解現在的我是怎樣的一個人,然後再需要多接觸不同的事物,才可以有更多的想法,以及懂得問更多的問題。這和證書的考核剛好相反,證書考的是如何解決問題,但是連問題也不懂得問時,又如何可以解決問題呢?而且,提升自我也需要了解更多前人的想法,而非單是前人解決問題的方法。

香港的問題在於,我們太重於「升呢」,卻忘記了要自我提升。太過盲目地相信,有更多的技術就等於有更好的明天,更好的將來。大概香港是沒有成長過吧。還要繼續「升呢」嗎?

20100323

2010-03-23

沈澱

昨日和又一山人老師談了一會有關創作。他說自己的文化創作,通常也是會以數年的時間去慢慢的累積,然後慢慢的讓這些累積起來的材料沈澱,直到某天他覺得這個作品和他的關係是對了,才找機會去發表。然後他又說,和一些藝術家朋友談的時候,他們會被他的創作時間嚇一跳,說那麼長的時間可不行吧?

其實有一點我蠻認同又一山人的是,創作一個作品,必須要沈澱一段時間。畢竟那不是商業世界,自由的創作理應不受時間所限。在創作的初期也許有很多未經深思的概念,若然太急於發表,固然會影響作品的質素吧。而且有時候,有些作品的確需要很長時間的原料搜集。同時,創作的過程其實人也是會不斷地蛻變的,橫誇較長時間創作的作品,我想更能反映出作者的心理變化吧?

在自己的創作過程中,也同樣遇到類似的情況。在一邊創作的時候,總會覺得意念還可以再改善,然後過一陣子再看,還是覺得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有些題材,也必需要有一定的經歷才可創作得更好。聽又一山人說著,勉勵著我們要多一點耐性時,還真覺得自己有點太急進,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好那麼多的東西。要做出內容充實的作品,的確最好的辦法還是慢慢的用耐性去沈澱。過去的兩個星期有點著急了,不過現在經他的提點後,想通了一點,就是著急也沒有用。還是趁這半年,未知可否繼續學業前,珍惜這半年的任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看多一點不同的事物,走多一點路,讓自己有更多的經歷可以沈澱出感動人的作品吧。

這樣看似簡單的道理,卻總得要別人,特別是有經驗的人的提點才會醒起,就足以証明自己修養未足。謹以此文共勉之。

20100322

2010-03-21

今日參與了一個有機會去上海世博的活動,聽了一些講座和上了一個工作坊。在工作坊中認識了一位詩人,學習新詩的基本。還記得去年有一段時間,曾寫了一些類似散文又類似詩的東西,今次正好給她看一看,拿一些意見。

很多人以為,寫詩是很難的一件事,又或是,新詩是一些在隨意位置斷開的句子。其實斷句也是有其意義的,該問的是為什麼在這兒要用斷句分開一句原本完整的句子?會問上這問題而又思考的話,大概就會開始看懂一些新詩。而同時,新詩的意象也很重要,所以很多平時常用的連接詞也需要考慮刪減。那大概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說自己「看不懂」了。只是,其實我們日常說話,有時候也會省去很多的連接詞,其實只要肯去細心閱讀和思考,新詩並不真的那麼難看得懂。再者,今天的討論中,也不知怎地說到藝術與設計的分別,然後又談了一會怎樣看新詩,而所得到的結論,也和早陣子在facebook中林奕華所說的很相似(因為詩也是一種藝術)。

看新詩有趣的是,每一個人看到的也可能不同,每個人也會因自己的經驗不同,而看到了詩中表達的不同的意象。而這個意象,可能是詩人也沒有想過的。詩人作詩固然會有想表達的意念,而且也要可以自圓其說,才可以稱之為詩(否則那就會是胡亂拼湊的文本了)。而讀者是不是一定會看到和詩人一樣的東西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詩並不是有標準答案的閱讀理解題(岔開一談,其實閱讀理解是不是一定要有標準的答案?對於一些資訊性的問題也許可以,但是感想的話,就一定不會有標準答案),所以看詩其實和看藝術品一樣,是我們透過作品去找一些共鳴。而作詩的人,也必需要對生活或身邊的事物有留意,日久生情,才會有那種寫詩的情懷,從而讓人在作品中找到了共鳴。

今天讓這位詩人(和老師)一看自己大半年前的作品,很榮幸地她說我蠻有那種觸覺,可以把一些細微的事物寫出,不過在用字以及一些句子上當然可以加以改善,使那詩的意象更好更含蓄。雖然最近寫的,都是這類散文居多,但是往後也會開始加上一些新詩的作品吧。因為寫詩有趣的地方,是要斟酌用字,而且要去蕪存菁。同時也必須要有很好的幻想力,才可以創新地用詞表達意象。有時間的話,找一找一些新詩來看看吧!

20100321

菲林

最近多了時間四出拍照,也就多了嘗試用傳統的菲林來拍照。雖然用的只是lomography Diana Mini,以及一部<大人的科學>所送的雙鏡反光相機,但是卻已很考驗自己的攝影技術。菲林攝影的弱點,是往往不知道自己拍成怎樣。看到的,和拍到的總有點不同。這當然某程度上是技術的問題,但是這也許也是菲林攝影,尤其是lomography這類相機的攝影的好玩之處。

不過,這玩意的確是蠻花費的。沖晒照片的費用並不是那麼便宜,尤其是數碼相的流行以後,沖印菲林的價錢幾乎是數碼相的兩倍(當然,因為是會把照片換為電腦檔的緣故)。但是,這又其實可以算是一種挑戰吧?因此我每一下的快門,也是要考慮一下才會按下。雖然沖印出來的效果未如理想,但是也樂此不疲,是因為這提供了一種耐性,一種意志,去練好自己的技術。

尤其有趣的是,沖晒照片,和第一張照片被拍下的時間有可能是相差不少時間,有時候還得回想一下自己是何時拍下這照片的。這反而,帶來了不少的樂趣。因為我看著這些照片,就得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這其實也是提供了一個媒介,讓自己有空餘的時間去「回憶」。

拿著那些不很理想的照片,還是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滿足感。即使是拍得多模糊,多曝光不足,還是會有耐性去細看每一張照片。相比起用數碼相機拍下的數千張照片,有很多可能存入了電腦以後,還未曾細看過一遍。這一批的菲林照片,可算是幸運得多了。

201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