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6

菲律賓823事件的反思

菲律賓823事件後,彷彿全港的人都感到悲傷。無疑,事件的確令人感到心痛。從事件的發生到現在,網絡上報章上有很多很多的評論和討論,以仇恨性的為多,焦點都集中在討論如果菲律賓的警方處理好一點,事情就不會發展到這個地步。也有一些文章如清泉般提醒大眾不要把此次事件轉為種族歧視的原點。在大眾傳媒中當然沒有太多的激進言論,但是在較易接觸的網絡上,則湧現大量有關是次事件的討論。有些被廣傳,也有一些只屬不實的猜測卻被當作已經証實而流傳。

先說大眾傳媒,連續三天的大篇幅報導,電視新聞的直播重播,不斷地把當晚其實已正值黃金時段直播的畫面重新呈現,以知情權為名美化吸引眼球的手段,並且不斷的重覆把血腥暴力,把菲警的窘態呈現,以推動收視率及銷量。我們都好像已經對此習以為常,甚至會因為這種不斷的重播而不斷地感到悲傷痛苦。娛樂版記者亦重覆把事件訪問各個明星,務求得到他們的表態而再次吸引眼球。傳媒為求報導真相之心可取,但是把事件過份地詳細而且重覆地放大誇大以及煽之以情,則超越了所謂知情權的界線。把悲痛當作一種可以賣錢的產品,而我們作為消費者,買這些產品的同時也把靈魂賣掉。

最叫人無法忍受的是,有報章素以動畫新聞為賣點,以 CG 動畫呈現「現場」的情況並廣為網上流傳。假如兇徒殺人是冷血的話,那麼以想像重新呈現「現場」「實況」並以之為賣點的報刊則是比冷血更冷血。然而全港市民在聲討兇手冷血以及菲警無能之際,卻沒有半個質疑這種以電腦動畫呈現想像出來的「現場」的手法,沒有半點質疑報刊以過份血腥的篇幅報導事件,沒有半點質疑我們是否都只是在消費別人的痛苦。這一點教我感到反胃,感到厭惡。

其次,事件發生後,Facebook照例會有哀悼群組。本來這類的群組作為一種哀悼死者的紀念並無不可。只是,當這上群組以核子分裂的方式暴增時,作為用戶,作為一個會思考的人,就不禁懷疑這種做法是不是恰當。當你發現你的面書上有超過半版的news feed 是同一個人在加入多於一個有關這事件的默哀群組,然後又有那些怒罵菲警的群組時,你會懷疑或思考,究竟他/她是真心的同情,真心的悲痛,還是純粹在「表態」?當同情變作一種「表態」,當加入群組變成一種自我表態時,感情的真實程度就會受到質疑。

其三,種族言論。事件發生後,網絡上就湧現大量批評菲警的言論。無疑他們的行動的確教人失望,甚至感到憤怒。沒有看直播的我,上網找尋片段看了也難以冷靜下來。甚至也在面書上說過對於菲警聲稱他們擊斃兇徒提出懷疑。至少,我還沒有去到仇恨的地步。本港某大論壇上的帖子,以及筆者的面書上的 news feed,卻充斥著仇及恨。甚至,出現了對菲律賓人的空泛的評價。這一點的確要留意,港人慘死異鄉,菲警也許難辭其疚,但是該國人民無辜受到港人仇恨,卻是港人之錯。我們可以對事件感到憤怒,但是不可以讓憤怒掩蓋一切。這一點已有很多文章點評過,不再詳述。

四,「抽水」言論。這是令一個充斥於網絡的現象,以是次事件來作甚麼潮語,或作其他抽水言論,實為對死者不太尊重。網上見一陶傑的文章數(陶傑:日落海灣),就更為令人不齒。全文的意義為何目的為何?提出似是而非的道理,然後提出不可能的建議,提出一些陰謀論,然後又對死者親屬表示同情。全文欠缺反思,純為吸引眼球之用,究竟他想表達的是什麼?類似的抽水言論,也許在網上也不難找到。這些言論早已超越了同情的界線,是純粹作者為吸引注意而做的行為,是透過運用別人的悲劇,來達到自己那些希望被注視的欲望,這種行為,與那天在菲律賓拍團體照的群眾又有何分別?只是前者比較間接,後者則因地理方便而直接地紀錄而已。

是次事件,我看到了太多太多現代社會,尤其是香港,存在的問題,對於接連三天不斷的被媒體轟炸,被facebook 的 news feed 轟炸,真的感到太疲累,太失望,太厭倦。一個把情感當作消費品消費的社會,可以指責兇徒冷血的同時,又冷血地消費著悲劇,這一刻我已無法判斷,我看到的情感是真實還是一種表態,我看到的報導是為知情權還是為銷量,我看到的討論是出於同情還是為了吸引眼球。

難道我們都不明白,默哀是需要沉默的,無聲的抗議是最有力的?


20100826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