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28

活在香港 -- (一)

生活於香港, 五光十色, 物質充裕得幾近過份, 交通方便得市民要考慮的是如何去某一地點才最便宜快捷, 而非如何到達目的地. 上網的普及率極高, 而且名店林立, 連鎖商店幾乎每區一間(旺區更可達兩間), 便利店比公廁還. 活在這樣的一個城市, 很難去"不消費", 甚至, 應該說是, 我們被這些商戶"消費"著. 八卦雜誌,主流報章等都在"消費"著我們的情形下, 在如此社會環境下長大的新一代, 價值觀我相信, 絕對地是和當權者 (政府官員, 家長, 教育界的長輩) 等是截然不同.

在那還是物質不充裕的七,八十年代, 人們的刻苦耐勞是能換來相應的報酬,而生活質素的提升也相對容易, 另一邊廂正因如此, 精神上心靈上就得靠不同的方法去充實. 是以那廿年的時間, 足夠培養出支撐著現在香港社會的公共,文化,娛樂等等的事業, 人才輩出, 百花爭鳴. 同時因為那時經濟尚未發達, 工作時間相應地不長, 空餘時間大概有更多時間增進自己, 以鞏固自己的才能, 才不致被淘汰, 大概那時是一個進步作為基調的年代, 進步的不單是技術, 更是思考上, 心靈上, 文化上的進步

到了我這一代, 被稱為80後的一代, 我們的童年少年時代, 物質生活相對充裕, 就自然地, 對財富的觀念不同,
加上經濟發達, 透過投機而致富的人越來越多, 難免, 就會出現典型暴發戶的心態, 物慾橫流, 心靈的空虛就唯有透過購買 (名牌) 來填補. 然而這一代的人, 依然有不少是透過勤力工作而得到財富, 對於購買(名牌)貨品, 可以算是一種自我獎勵. 工作時間相應加長, 因為經濟的發達令到利潤增加, 為求製造更多得財富, 少不免就得拼搏一點, 換來的是, 少了時間增進自己, 或是, 在很技術性的層面去提升自我, 而在內在, 心靈上的層面則沒有那麼多的閒暇, 取而代之的是物質佔據生活

而至90年代後, 科技發達, 物質生活成為主流, 消費主義等成為社會的主旋律 ( 之所以能順利地把其他的文化, 宗教等推倒, 還得借助80年代經濟起飛這背景因素, 商人為製造更多短期的消費, 不得慢慢地另消費成為一種癮) 90年代後出生的人, 我想, 是註定了要被灌輸以下這些概念 : 
1. You are what you buy. ( 取代了 you are what you read, you are what you eat.)
2. 不要思考, 買! 以購物去取代思考
3. 你要思考, 思考該買些甚麼, 或是, 思考一下該購買那一本雜誌去決定買些甚麼.
90 年代出生的一群, 幾近是在這種洗腦式的情況下長大, 購買對他們來說, 是思考的方式.
連帶上一代的人, 也樂於浸淫其中, 以Buy , 取代 Create.

活在21 世紀的香港, 我們的文化, 政府的政策, 以至其他種種, 都傾向 Buy , instead of Create.
看見上海的冒起, 決定 "BUY" 他們的發展路向,
看見倫敦紐約這些名牌城市, 也決定以"購買"的形式, 把其名字放進自己的目標上.
再者, 不少的政策及發展, 如數碼港, 科技園,中藥港等等,無不是 從外輸入的理念.
再看一看商業社會,樓盤的命名, 永遠是用上那些歐洲的庭園背景襯上暴發戶式的"豪華"名字,
無不是從其他地方 "BUY" 來的 IDEA.
就連西九文化藝術中心的構思, 也其實是把理念從外國"購買"回來.
香港其實已進入了"暴發戶年代", 一切都是可以 "購買" 回來的.
文化, 藝術, 政策, 人才, 人心, 民望, 名氣, 無不是不可以錢買回來 ( 至少心裡是如此的認為,
"有錢, 有可不能?")
這種心態, 就如暴發戶一般, 買名牌衣服, 住豪宅, 駕名廠歐洲車, 買下自己也看不懂的藝術品置於家中,
再出錢多請幾個人才替自己管理家中大小事務.
你說, 香港現在不是正在做同樣的事情嗎?

活在當下的香港, 真的是很可悲可憐.
只是, 我想這正需要更多文化的力量,
去矯正這極端的情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