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1



最近在工作,辦公室在灣仔,可以看到了修頓球場,以及四周的建築物。本來看著也沒有太多感覺,只是越看越不對勁。今天再看一次,竟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壓迫感。香港素來以逼聞名。密度的確很高。如果世界上有建築物密度的統計的話,香港某些地區應該會在前列位置的。在 辦公室望出去,和在地面看上去的感覺完全不同。地面看到的,是一幢幢的高樓大廈,但是在高處水平望去的,我看見的是一幅牆。

試想像,我們每天會看到多少這種景象?在家中,在辦公室中,也是看到一幅又一幅的牆。高樓大廈構成的牆,把水平線都殺掉了。有一種東西,叫做視野,英文為 Vision。視野這東西,說的不是你看得見多少,而是你可以看見多遠多大的將來。又有一樣東西,名為胸襟,形容胸襟的,有廣闊和狹窄兩組字。可以想像得到,在這樣逼的城市入面生活的人,可以有多遠多大的視野,以及多闊的胸襟。

視野,胸襟兩者都是帶領人走向美好生活的重要質素。欠缺這些的人,生活難以達至美好。當今年的世博主題說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時候,看看這個城市的環境,就可以想像她會孕育出有怎麼樣視野和胸襟的人,然後也就足以令人反思,城市是不是讓我們生活更美好。

香港需要的,是空間。我們都被灌輸說,香港是地少人多。但是香港真的是這麼少地嗎?還是我們都習慣了把空間都壓縮了。一切都以方便為先。太遠的就等於不方便,那就不是土地了。在物理層面習慣性地把空間壓縮,促使我們連在思考的層面也習慣性地把空間壓縮,亦即是說,香港是自由開放的這一個命題,只會在制度上成立。在實際上,香港人還是習慣了把那些珍貴的自由空間壓縮,逼,才有安全感。大家都靠在一起。大家的思想都是靠在一起,亦即是說,大家的思想都幾乎是一致的,大同小異的,那樣才會符合香港人的習性。

香港的逼,不單是在物理上,也是在思想上的。所以說,香港需要的是空間,讓我們慢慢接受有空間的香港,從而慢慢地,在思考上也接受有更多的空間。

2010072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