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5

認真你就輸了?

認真你就輸了?


在本地網絡用語,有這樣的一句廣為人知的「認真你就輸了」。這短句源於內地的一短篇小說的標題,原用於面對短暫的感情,指對一些感情認真就等於輸了。後來流入香港的網絡討論區而得以廣泛流傳。

「認真你就輸了」,意指別要跟對方認真起來,別去思考事情的意義,去計較,去在意對方的行為。因為對方大可能只是為了很不值一提的原因,甚至乎是沒有原因的做出一些行為。與其計較之,則是浪費自己的精力。後來更廣泛地指別要思考太多。這句看似「看透」了的話,在我看來,其實是一種自我否定和自我安慰。

在更多的時候,說「認真就輸了」的人也許其實對事情不是不在意,只是他們認為,花了心思在意這樣的事情,卻不會得到相應的回報,才會認為「跟他認真起來就是蝕本生意」。可是,反過來看,會花心思衡量事情是否值得投放心機去在意,不就是說其實他們對事情不是不在意,只是經過一個根深蒂固的思考模式在轉眼間決定了「在意該事情是對自身沒有直接利益的」,因而說出一句「認真你就輸了」來合理化(justify)自己不在意該事情的行為。那種思考模式,名為功利主義。那就是說,如果投入了的心機不能換來直接的利益,如金錢,或精神上的滿足,或肉體上的滿足的話,那麼那就是一樁虧本生意,即是:輸了。

因此,這句中的「輸」字非常關鍵。首先,它透過把「認真」,或換個說法,在意事情者界定為輸家,可讓「不在意」的自己成為了「贏家」,讓自我感覺良好。然而那只是一種自我否定以及一種compensation。它否定了自己其實在意某些事情,用上了「因為在意等同於輸家,而我可不想成為輸家」的心理來支持自己的決定。同時因為把在意認真的人界定為輸家,而讓自己覺得贏了。但試問,既然他會在意事情上的輸和贏,那不正正代表了他其實介意?這裡出現的自我矛盾,正正源自一種自我否定。他們在還沒嘗試認真去思考之前,就已經覺得自己的認真在意不會得到效果,對自己沒有益處。那是不願經歷事情,不願相信自己,自我否定的心理。

這樣的一句話,否定了自己的可能性,把自己保持在一個原點上。其實,就是不願成長。因為在這之中,否定自己需要在意一些事情,等同於否定了一些經驗的可能,只要他對事情不在意,那麼他便不會受「傷害」,不會有「經歷」,也不會有「感受」。他無疑在言語上,是「贏」了,但同時他輸得更慘。透過否定這些,他無法,亦不願成長,讓自己得以維持原狀。而維持原狀的人,永遠註定要重覆歷史。

其次,把認真在意界與否界定為贏和輸,是用上了功利主義的邏輯來把世界/事情/人生簡單、平面化。因此人生或世事只餘下兩種可以比較的可能性:贏和輸。而在「沒有人想要輸」的心理下,人生的意義在此只餘下「贏」。可是,世事並非如此,而人生的意義也非如此。把人生的事情界定為贏和輸,是去人性化的。

當這樣的一句話,由流行小說中得以傳到網絡之上,並廣泛流傳成為近年的潮語,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多少的人是處於這樣的自我否定之中。然後我們又可以看到,有多少人的生活是處於這種「 I just don’t give a damn」的狀態之中。吊詭的是,多少人在抱怨沒有人關心他們的感受,同時又有多少人在跟別人說:認真你就輸了,不要在意那麼多。

有些因果關係,並不是真的那樣難看出來吧?

20111125 
(1113 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