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4

Great Expectation (一)

"Great Expectation"(遠大前程)分為三個部份,第一部份說主人翁 Pip 如何從一個打鐵匠變成一個紳士,當中也就是說,他如何對「遠大前程」有了憧憬。第二部份則是他在倫敦的日子,以及如何以為是 Ms Havisham 贊助他,同時希望他迎娶 Estella。而Pip在倫敦時又如何跟身邊的朋友互動,他的「遠大前程」又是如何?而他和 Estella 的關係,又是如何?第三部份則是說當Pip發現了他的贊助人不是 Ms Havisham之後,他如何面對那種失落感以及如何面對那個贊助人,以及在發現這一個事實之後的他,如何發現他身邊的人物的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再次找 Ms Havisham去確認一些事情的時候,又如何令 Ms Havisham意識到自己做了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情,而 Pip又是如何的透過這些經歷,找回了自己,而又發現當他重新開始的時候又是為時以晚,而不得不於遠東重新發展。

整本書以Pip的第一身出發,從他的角度看他自己由童年到大概30歲左右之間所發生的事情。由一個打鐵匠的養子,到成為了一個紳士的過程。最初Pip對他的前程是滿懷希望,而但是又因為深知自己的出處,而不知道自己有甚麼過人的能力,在倫敦時卻又有點沉淪,揮霍無度的生活。那種情況我想應該是對未來充滿憧憬卻又迷失,希望自己有遠大的前程,卻又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甚麼。他是有一位贊助人,而他以為那贊助人是那位其實抱著要令天下男子都感受到痛苦為目標的Ms Havisham。正因為他有贊助人,使得他在迷失的時候依然可以過著揮霍的生活,令自己及朋友 Herbert 陷入債務之中。他們雖然自覺債務問題的嚴重性,但是卻又沒有一個很完善的解決方法。這一種情況,出在Charles Dickens的手,寫作的年份是在1860年左右,但是卻和現在很多人的情況如出一轍。在年少時可以揮霍,對自己的前程有憧憬,卻又迷失了,不知自己可以做甚麼。這根本就是很多現代人所面對的問題。在一百五十年前,狄更斯已經寫出了城市人,現代人所會面對的問題,而這些年來,他們面對的問題竟然是如此相似。

Pip對他的遠大前程的憧憬,更大程度是來自 Estella,或可以說是Ms Havisham一手造成的。在年少時Pip就獲邀請到 Havisham的家去玩。所謂的玩,常常卻是被 Ms Havisham問他覺得 Estella怎樣。而Estella 天賦的氣質和美貌雖然吸引著Pip,但是她卻被教導成為一個很高傲和很任性,很無常的女子。Pip 從那時起深愛著Estella,而他卻很清楚自己的出身,將會使他和Estella之間有很大的距離。而那一刻開始,他就希望自己有比成為打鐵匠更好的前程。他有了想離開那鄉鎮的欲望。但同時,在一段時間以後,Ms Havisham卻又贊助Pip去跟他的繼父,亦是他在家中最親密的朋友,Joe,學師成為一個打鐵匠。這對Pip來說,是很複雜的。一方面他很喜歡Joe的為人,事實上他是很愛Joe的。因為在他家中,他姐姐-亦即Joe的妻子-是一個脾氣極壞的女人,而Joe和他就像是彼此同一階層的成員一樣。一方面,Pip卻又想出人頭地,使他可以和 Estella 門當戶對。我想,Ms Havisham當時會作這樣的安排,無非是要Pip對Estella傾慕,而又安排他去學藝,使他永遠只能痛苦地傾慕而不能得到Estella,這是Ms Havisham對男性的報復。做法就是先使得Pip有了期望(同時也即是欲望),更準確地說,是讓Pip看到了一個不同的世界,讓他看到了美好的事或人。

在那個年代來說,的而且確,人的生活圈是很細小的,所以他們的欲望單純很多。而只要有一樣能觸動人的美好事物,大概他們就會很熱衷地追求。現代人的欲望來源更多,但是面對著欲望/期望,我們的處理方法,其實和小說裡的Pip大概沒有兩樣。有誰不是希望,突然有好運降臨?又或是,Pip其實知道接受了那贊助,就不能和Joe一起快樂地生活,當一個普通的打鐵匠,可能會和Biddy在一起愉快地生活。然而他還是選了接受那不知名的贊助,隻身走到倫敦去開拓他的前程。換之而來的,卻是Joe和Biddy對他的疏遠,雖然他們依然很愛Pip。要是這種情況放在現在的人面前,我想沒有多少人,包括我在內,真的會考慮是否接受這樣的贊助。要考慮的,只會是如何用這一筆的贊助吧?但是又有幾多人真的會把快樂放在考慮的首位呢?還是我們都以為,有錢就等於有前程,有錢就等於有快樂?

(待續)
20100413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