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1

青春?

今日到港大上林奕華的課,說的是有關大陸的電視劇。他說,大陸不少的電視劇背後都帶著「青春」這個主題。說真的,青春究竟是一樣怎麼樣的東西?我們這一代的香港人有青春嗎?在這一個城市,我想青春真的是很稀有的。君不見,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很多不是要不從小起就要學不同的技術,由鋼琴到英文之類的,就是從小就會打電子遊戲。到底我們的青春,是怎樣渡過呢?和十年前的人又是不是一樣?

今天的討論裡,提出過青春是不怕犯錯,是有理想等等。當你活在這一個城市,要明白這些的確還是有點難度。在這個把成功失敗量化得淋漓盡致的城市,甚至連女藝人也要以胸圍來量度她的成就時,要告訴這些許多的人,其實有一種成功是沒有尺度可以量度的時候,或是告訴他們我享受生活但是我不富有的時候,我想他們都不會明白,甚至是覺得你是有問題的。這個城市中犯錯就等於失敗,有理想等於不切實際。我不奇怪會有這樣想的人,但是我奇怪的是,為什麼主流媒體,我們看的報章,電視,電台,甚至是新聞,都總是帶有這樣的潛台詞?為什麼成功是要計算你有多少部外國房車,你的家是多少呎,你住在幾樓(當然是越高越好),你的月薪有多少等等?又好像,早前我看到某廣受歡迎的媒體的網上影片,說有關如何完全避開某本地富豪的公司的網絡時,我好像看到了一份廣告雜誌,我看到了的其實是在sell那富豪有多成功,成功得你要避開他就不如行乞。然後這影片又會大受歡迎?我想因為這 reinforce 了大眾對成功的唯一認知,它再一次告訴大家這位富豪的理想,就應該是大家的理想。要不就如他一樣賺大錢,要不就行乞吧!

在這城市要不怕犯錯,真的很難。這裡說的犯錯,可不是那些滔天大罪的錯,也不是說容許犯罪。只是有些時候我們真的不鼓勵青少年勇於嘗試,儘管那些什麼的宣傳片,勵志的影片都在叫你試不同的東西,但是我們的教育制度,又是那麼的講求標準答案。那些答不到標準答案的青年,又總會是被標籤為不合格的教育製成品。還記得 Paul Arden 說過 “It’s right to be wrong, It’s wrong to be right”。這句話,說的是要有創意的話,我們總不能拿著「正確」的方向去做。

說到這裡,還未說到為何要以「青春」為題。其實青春就不是一種自我探索的過程,那是沒有絕對的對和錯。可惜我們的青春,要不就被安排了要學這學那,而學甚麼嗎卻很多時候是由父母主導的;要不就是因為不能在這個制度底下成為「精英」而被標籤為沒前途;要不,就是最新一浪的標籤,視之為無所事事的年青人,平白沒事幹找事來反對反對;要不,就是沉醉在那虛擬的世界直至成年了還是一樣。

當一個地方把成功失敗看得那麼量化而又那麼重的時候,青春真的是很不好過,甚至我想,有很多人是基本上沒有青春的。因為他們早在應該青春的時候,就為自己的人生設好了好多好多要達成的目標,而有這些目標很大程度是因為別人,或是他的父母,或是媒體告訴他,有了這些就是成功。他們有的也許不是自己的夢想不是自己的理想,而是別人的夢想和理想。我們是沒有空間得連想一想自己的夢想是甚麼也不能嗎?

想著,有時候還真的有點羨慕那些被制度所謂的篩走了的一群,他們也許不是不成功不出色,只不過是在香港這個不太正常的城市裡面未能成為所謂的優質製品吧?

青春嗎?我在想,香港有幾多人真的有青春過?我說的不是吃喝玩樂的青春,而是一種充滿能量,充滿對理想的憧憬的青春。

20100310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